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金正恩確認在新加坡會晤,幕後推手竟是他

特朗普金正恩確認在新加坡會晤,幕後推手竟是他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4日表示,與金正恩會晤的時間和地點已經確定。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雙方將於6月12日在新加坡會談。

九年前,文在寅(Moon Jae-in)決心競選韓國總統。他的榜樣、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身患重病的金大中(Kim Dae-jung)拉著他的手,叮囑他要繼續為與朝鮮和平相處而努力。不久之後,金大中——這位第一個訪問平壤的韓國領導人去世。

金大中訪問平壤

文在寅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決意維護金大中對朝「陽光政策」的支持者群體當中。他耳畔還迴響著這位前總統的囑託,而與此同時,美國領導的最新行動正逐漸鋪開:朝鮮去軍事化和終結尚未徹底結束的朝鮮戰爭。

「那是決定性的時刻,」2017年5月的大選前,文在寅告訴一眾記者,「他說這些話時就好像是在留最後的遺言。」

「調停人」

就任總統12個月之後,文在寅馬上就要實現一個超越其知名前任的成就: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安排一次前所未有的會面。這次峰會的重要意義可能會超過文在寅自己4月27日與金正恩的歷史性會面——這是平壤的超級領導人第一次踏足軍事邊界線的另一側。

自金大中20年前里程碑式的朝鮮之行以來,此次峰會是為解決長達68年的朝鮮戰爭所付出的最大努力。它的利害關係還不止於此,因為金正恩據信可能馬上要開發出一種能夠把朝鮮手中大約60枚核彈投向任何美國城市的導彈——為了阻止朝鮮,特朗普已威脅發動戰爭。

現年65歲的文在寅,一生都在為這一刻做準備。出生在難民營、父母都是脫北者的文在寅,在2007年朝韓峰會期間曾擔任時任總統盧武鉉(RohMoo-hyun)的參謀長,親眼見證了金正日的武器試驗如何讓良好的願望破裂。

盧武鉉(RohMoo-hyun)

「文在寅當然意識到了當前談判的重要性,」西肯塔基大學的東亞研究副教授蒂莫西·里奇(Timothy Rich)說,「文在寅可能扮演『調停人』的角色,為可能進行的討論創造條件。」

近日,在與文在寅會面之前,金正恩宣布將延長停止武器試驗的時間,拆除一處重要的核設施。與此同時,文在寅稱,朝鮮還放棄了對美軍撤出韓國的要求。

雖然這些姿態可能是因為金正恩想要減少制裁併利用對手之間的分歧,但也展示出文在寅作為兩個喜怒無常的領導人之間協調力量的巨大成功。2017年,當特朗普警告他不惜「徹底摧毀」朝鮮,金正恩則威脅把首爾變成「一片火海」時,文在寅就規划了一條讓兩人舉行談判的路線。

他支持特朗普呼籲的「最大程度施壓」,也參與了與美國盟友展示軍事實力的演習。與此同時,他承諾「盡一切辦法阻止戰爭」,並強調了和解的種種好處。

「最終目標是韓朝兩國的共同繁榮,」文在寅19日在首爾表示,「無論是無核化還是和平,我們努力的目標都是共同繁榮。」

友好談判

在割裂了將近70年後,韓國經濟的規模已經是朝鮮的大約45倍,這多虧了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集團等國際製造業巨頭的推動。開發朝鮮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市場可能對兩國都是利好。

三星電子

文在寅的策略與身敗名裂的韓國前總統、韓國前獨裁統治者的女兒朴槿惠的強硬立場大相徑庭。2017年7月,文在寅在柏林——曾經分裂的德國首都,金大中曾經在這裡闡述了自己的和解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和平構想,並邀請朝鮮參加平昌冬奧會。

然而,隨著金正恩用不斷升級的武器試驗震驚世界,和解似乎仍然遙不可及。2017年9月,特朗普在推特上諷刺了韓國對朝鮮的綏靖政策。

到了2017年12月,整個地區都在談論特朗普正考慮對朝鮮實施旨在使其「吃點苦頭」的有限打擊——可能會威脅到首爾2500萬人口。1月1日,金正恩突然接受了文在寅發出的參加冬奧會的邀請。

韓國總統文在寅同金與正(左)在青瓦台合影留念

文在寅充分利用了冬奧會的友好氛圍。憑藉著一系列談話、會面和表態,他不僅確保了一屆和平的奧運會,還使金正恩首次同意與美國討論「無核化」。3月,特朗普同意與金正恩在私人會面中討論這一問題,震驚了世界。

雖然文在寅的策略主要借鑒了已故前輩們「陽光政策」中的腳本,他也在努力避免他們犯過的錯誤。他堅持認為,談判應首先專註於核威脅——美國的首要關切——然後才是他和金正恩想要的經濟交流。

順利的話,這次峰會將打開通向和平之門,對文在寅復興韓國增長和削弱企業巨頭的影響力帶來快速提振。反之,則可能會觸發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很快殃及亞洲大片區域。

「與美國的核對峙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迫,文在寅知道如果這件事不先解決,一切都是空談,」曾在盧武鉉總統任期內擔任韓國統一部長的李鍾奭(Lee Jong-seok)說,「他與金正恩會面是給特朗普的一塊墊腳石。」

撰文:Sam Kim 編輯:楊貴、戚凌華、齊宇琨 翻譯:王湛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港股打新不再穩賺不賠,小米IPO前感受冷風吹
仿製藥行業需另闢蹊徑來化解當前的危機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