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化忠孝入道門——淺談凈明道的道家本位

化忠孝入道門——淺談凈明道的道家本位

從宗教發生學的角度看,道教既不是原生性宗教,也非創生性宗教,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特殊發展形態。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準備階段後,道教才逐漸形成。

許遜真君(資料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道教兼容了多種體系的文化,其中包括荊楚地區的道家文化和中原地區的儒家文化。凈明道作為道教教派之一,十分明顯地體現了這種包容性。

凈明道,也稱凈明忠孝道,歸屬於正一道。凈明道形成於南宋初年的何真公,復興於元代劉玉真。凈明道奉許遜為初祖,繼而以劉玉真、黃元吉、徐異、趙宜真、劉淵然等人為宗師譜系。趙宜真學兼多途,身為清微派、凈明派等多條道脈的祖師,同時又學習南北二宗的內丹之學。

凈明道的思想與清微派和內丹學相融合(資料圖)

在後期凈明派獨立傳承逐漸沒落之時,凈明道的思想與清微派和內丹學相融合,這客觀上保全了凈明道的思想。劉淵然以下的邵以正、喻道純、李德升等人,縱然算不上凈明宗師,卻也深受凈明思想的熏陶。

一、

凈明道與儒家思想

凈明道大力吸收儒家倫理思想,宣揚忠孝,最為士大夫所接受。然而在「忠孝」的旗幟之下,凈明道卻依然堅持道家思想的主體地位,並依此改造儒學。因此,凈明道所吸收的儒學是道家化的儒學。本文根據《凈明忠孝全書》做出一些淺議與分析。

《凈明忠孝全書》為黃元吉等人編撰,收錄於《正統道藏·太平部》,是研究凈明道的重要資料。該書卷三是劉玉真語錄,反映了劉玉真對忠孝的理解。

《正統道藏》書影(資料圖)

先生曰:「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又曰:「忠者,忠於君也。心君為萬神之主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凈明忠孝全書·卷三》

二、以「誠」釋「忠」,人倫亦有無為之意

凈明道對忠的理解,基本延續了儒家的思路,尤其吸收了《中庸》誠論。《中庸》云:「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儒家認為,萬物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誠」。

這不禁讓人想起喻道純對其師邵以正的評價:「雖然真人以澹泊存心、以簡靜處已、以平易接物,跡其所為,非有離世絕俗之異,亦惟本於誠焉。」——《龍泉觀通妙真人祠堂記》

誠以奉神祇,感通無間於高卑(資料圖)

此後,喻道純又在《祠堂記》里不吝筆墨地闡釋「誠」的道理:

「誠者,萬事萬物之本。誠之至,雖金石可貫,而況於人乎!咒於鬼神乎!是故,誠以修身,則形和而氣平;誠以求道,則行成而功倍;誠以事君親,忠孝無愧於臣子;誠以奉神祇,感通無間於高卑。此真人所為,名冠羽流,望隆縉紳,而致遠邇,敬信無存歿之間者,庸非誠為之本乎?」——《龍泉觀通妙真人祠堂記》

在喻道純看來,邵以正的道法靈驗的原因全在於「誠」。誠,是儒學裡極重要的觀念,包含著深刻的修身之道。

誠,無妄之意。朱熹在《中庸集注》里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聖人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則亦天之道也。」

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資料圖)

儒家誠論與道家思想多有相通之處,因而被凈明道大力吸收。

首先,既然「誠」是無妄之意,就必然要求人們捨棄虛偽的造作。朱熹解釋《中庸》里「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一句時說:「一者,誠也。一有不誠,則是九者皆為虛文矣,此九經之實也。」

九經指勸百工、懷諸侯等事,是儒家立足宗法制社會的時代背景,為統治階級樹立的行事規範。儒家強調,如果離開了誠,那麼這些規範就變成了虛文,失去了意義。

《老子》雲「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在大道面前,仁義禮樂都是虛偽之物。儘管儒道反對虛偽的程度有深淺之別,但二者的方向相對一致。

言誠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當自行也(資料圖)

再者,無妄之「誠」也含有一些「無為」的味道。《中庸》有言:「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朱熹認為「言誠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當自行也」。

「自成」、「自行」接近於無為之道,又與老子「自化」思想有些相通之處。「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孔子心中的「天」亦如老子所讚頌的那般,乃行不言之教。

雖然儒家以有為的「修齊治平」為主流價值取向,但也包含一些超越性,主要集中於為孔子所罕言的「性與天道」之中。而誠,正是「天道」的另一名稱。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資料圖)

作為儒道之間的最大公約數,「誠」的無妄、無為、無偽的特質被凈明道所看重。換句話說,凈明道以「誠」釋「忠」的主要原因在於「誠」與老莊之學並不直接抵觸。

三、以「愛」釋「孝」,泯善惡之對立而歸元一

劉玉真以「一體皆愛」為「孝」,這恰恰觸及了儒道的分野之地。既然稱「一體」,就自然包括了惡人,這與儒家的態度有別。

《論語·憲問》記載了孔門弟子的一段對話。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就是以公正的態度來回報惡行,故而儒家雖然提倡「齊之以禮」,卻不廢除刑罰,只是要謹慎對待。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資料圖)

如《尚書·舜典》記載舜「象以典刑」,在器物上刻畫刑罰的圖像,並再三強調「恤哉」,即慎重使用刑罰。

梅賾的偽古文《尚書》更清晰地反映儒家的刑罰觀,如《大禹謨》中,舜帝稱讚皋陶「明於五刑,以弼五教」。皋陶明確了刑罰的種類,以輔助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教化,以期達到「刑期於無刑,民協於中」的願景。

儒家制定刑罰是為了防止人們作惡,刑罰的最高境界恰恰是使刑罰無處可用。德、怨的概念都為儒家所承認。也就是說,儒家是雙立的,承認現實事物的相對關係,如善與惡、禮與刑等等。

皋陶「明於五刑,以弼五教」(資料圖)

儒家試圖利用這些二元對立建立一套社會生活的規則,以實現「路不拾遺」的大同世界。

而道家態度則是典型的超越式,二元對立式的一切都不合於大道,包括善惡。作惡違背大道,是很容易理解的,而行善為什麼也違背呢?

所謂「魚在水中不知水」,當水量豐沛,魚兒歡躍其中時,似乎感受不到水的存在;同樣,大道於人亦復如是。

《道德經》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當大道隆盛之時,人們自然地遵道而行,仁義就包含其中了。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資料圖)

「上德不德」,在道的狀態中,雖然有仁有義,卻都不是刻意而為,也不以行善為高尚,無分別之心,合於道境。反過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提倡仁義之時,就證明大道已經不在,連低「道」一等的「仁義」都成為了稀缺品了。

通行本《道德經》都將「報怨以德」置於第六十三章,然而該章上下文之間意義並不通順,一般認為是第七十九章的錯簡,今從之。

連貫起來就為:「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意思為:調解了深重的矛盾,還會有殘餘的部分,以德報怨又怎麼能算得上妥當呢?

相比於主張道家「以德報怨」的傳統論調,這裡又有一番新氣象:道家否定了德和怨,是雙破的。《道德經》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當人有了分別心,以後天意識去權衡利弊,就已經落於下乘了。老子是雙泯的,當一對對矛盾關係消融於清靜之心時,就自然能看見道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資料圖)

在道家哲學裡,沒有對立的大道又恰恰貫穿於互相區別的萬物之中。在有善有惡的二元世界中,不管事物之間的對立多麼尖銳,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對立」的大道。

因此,老子又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大道是萬物的庇佑者,是善者之寶,善人自然會珍惜保護,即使是不善之人也要處處保持他。

凈明道「一體皆愛」式的「孝道」,其實正是基於「萬物之奧」而提出的,只不過被冠以了「孝」的名義。

四、

儒道「和而不同」,共濟發展

儒家雙立,道家雙泯,儒道兩家的旨趣區別很大。以儒學為代表的周文化,其主要興趣和精力都放到了人文問題的討論與建設上,縱有一絲的超越性,本質上卻是社會倫理的「公羊之學」。

儒家「奉天以治人」、道家「離人而入天」(資料圖)

荊楚地區的道家文化,則最大程度地關注世界本身,於超越中立足發展。如果說二者皆是真理的話,那麼儒家是地上的真理,而道家是天上的真理。明代高僧憨山德清認為儒家「奉天以治人」、道家「離人而入天」,這話說得中肯而準確。

綜合來看,凈明道在儒道共同處,欣然採納了儒家說法,而針對儒道不同處,則採用了「六經注我」的態度,將雙泯之道作為凈明之孝。

因此,凈明道所吸收的儒家是道家之儒學,凈明道也是道家本位的道教宗派。

(編輯:柯恩)

歡迎關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爻乂爻微信號,

一個嚴肅而不失趣味性的道教神學研究者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了足才能超三界,功圓行滿跨雲飛
關尹子:師法萬物利天下,同於萬物享天和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