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8英國見聞馬克思墓:誕辰200年

38英國見聞馬克思墓:誕辰200年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馬克思只是一個令人敬畏的頭像。每逢開大會時,主席台上都會懸掛巨幅的偉人畫像,前面幾個是外國人,排第一個的,就是絡腮鬍子的馬克思了。

當時,對於馬克思的印象,既尊敬又惶恐:尊敬是因為他是排第一的大人物,惶恐是因為洋人的模樣看起來終究古怪。再加上當時經常講「階級鬥爭是綱」、「綱舉目張」等讓人半懂不懂的標語、口號,對馬克思是有強烈的敬畏感的。

到了中學,加入了共青團,知道了共產主義;在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期間,這才完全清楚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共產主義思想的創立者。在中學課本里還有篇記錄馬克思勤奮學習的課文,大意是: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勤奮讀書研究,把桌子下面的地都磨了兩個腳印。還有恩格斯的那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對馬克思的理論貢獻、光輝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這才對馬克思有了更多的認識。

正因為心目中早有馬克思的情結-----要親身去他待過的地方,沾些他勤奮學習的精神,領悟些能跨越時間的元素。今年剛好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倫敦是馬克思最後居住和安葬地,便決定去馬克思的墓地----倫敦的Highgate cemetery去拜謁一番。

中文的海格特公墓是意譯,只有親自走著去Highgate公墓時,才會明白其名字的由來:其實就是在倫敦北部一處高地!沿途走的時候,不時地看到典型的教堂建築:

經過長途步行,來到心目中的公墓所在地了:

來到公墓大門口,Highgate公墓分為東西兩個分區,西區是有更高社會地位的人的墓區,而馬克思當時在英國屬於無國籍人口,馬克思墓自然是在東片區。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馬克思墓很好找,因為慕名而來觀瞻馬克思墓的人很多,管理部門就在東區的門口設了一個指示牌:

感覺這個陵園把馬克思墓作為最重要的招牌了

交了4鎊門票費,問管理員馬克思墓的具體位置,管理員非常熱情地介紹,並給了一個圖示,在裡面用紅色字體標識馬克思墓的具體位置(保守估計,這個公墓區至少有兩三萬墓穴、墓碑)。

註:左上角轉角處,紅色字體:Karl Marx

進了公墓區才明白,找到馬克思的墓根本不難。因為剛好趕上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直接跟著人群走就對了,而且此時來的基本上都是為了弔唁馬克思的:

此時,我再一次感受到馬克思思想的巨大魅力:誕辰200周年之際,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注目觀瞻。

也有不少人在馬克思墓前留影作紀念的:

我目測了下,來觀瞻馬克思墓的約60%是中國人。因為在世界上,中國是仍然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社會主義國家。

也隨機問了幾個外國人,有西班牙的、義大利的、德國的,他們也都表示馬克思是一位令人景仰、影響深遠的世界級思想家。

來個近照,以使墓碑上的字跡顯示更清楚:

墓前的鮮花、香燭都在詮釋這位影響深遠的思想家的魅力

墓碑上第一排金色的大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是《資本論》序言中的話)

最後幾行字,是來自於《關於費爾巴哈擔綱》中的一句名言:「哲學家們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是1883年去世的,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非常窘迫(經常接受恩格斯的周濟,恩格斯財務狀況不好時共同受難)。我諮詢過管理員才得知,現在這座大方的墓碑,是英國共產黨設立基金會募集足夠的資金後,才將馬克思的遺骸移到此處的。

原初的馬克思墓就顯得非常普通甚至寒酸了,順著地圖,終於是找到了1883年馬克思下葬之墓(平放的一塊墓碑):

可以想像,1883年,恩格斯發表了《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概括了馬克思一生的兩個偉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極大的衝擊了西方主流理論。這樣的概括,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為平庸的墓地,由恩格斯宣講悼詞時介紹的。

此墓上有塊紙巾,上面用石頭壓著,寫有文字。我把它展開了拍照:

為此,還專門請教了一位歐洲遊客,他告訴我這是西班牙文,寫的是:團結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再遠觀馬克思的墓,就會明白當時下葬時的寒酸:

一個揭露資本主義會帶來貧困和財富的兩極分化,主張用公有制來取代私有制,為無產階級解放而奮鬥終身的人,在當時的歷時條件下,被自己的祖國驅逐出境,在英國過著顛沛流離、貧窮窘迫的生活,最終客死他鄉。

馬克思是崇高的,為無產階級的解放而奉獻了終身的熱情和精力,進行了大量嚴肅的科學研究。雖然他的部分結論仍然具有爭議,但在資本主義上升期,就科學分析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並用矛盾和辯證觀點來審視社會發展過程,且預見未來共產終將實現,這個功勞非馬克思莫屬

我也知道,BBC節目曾於1999年經廣泛調查聽眾發現:馬克思是百年以來影響人類社會的排列第一的思想家。到此墓地,頗為馬克思「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品質而震撼,雖受了物質的貧乏,但擁有偉大的探索精神,雖在世時一無所有,死後兩百年依舊讓人久久懷念。

在馬克思墓前的瞻仰,也算是對自己年少時的馬克思情結有了個回應,有道是:

顛沛流離異國居,

篤定解放千秋計。

生活窘迫曾當衣,

逝去百載餘音續。

最後,送個彩蛋,出老李和德國小帥哥的合影一張。

還沒關注中建觀社會?長按上面的二維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建觀社會 的精彩文章:

31英國見聞金錢的妙用

TAG:中建觀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