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情無華,孝順並無來世

親情無華,孝順並無來世

親情

 親情

羅文 

00:00/03:08

親情無華,孝順並無來世

文/張艷華

我和珍妮不算是同學,在商洛中學讀高中時,她比我高一級,那時候我們還互不認識。大學畢業那年,我被分配至夜村鎮中學任教,她去我們學校找同學玩,因為都是同齡人,一來二去竟成了熟人。往後的歲月,我們都嫁為人婦,各自匆忙,聯繫也間間斷斷,有時是英語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有時是驢友間的互動,後來就是QQ和微信間的交流。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個比較靦腆口拙的朋友,但也是一位很熱心的朋友。看到她為了實現父親的寫作願望而做的努力,為了盡一份女兒的孝心而飽含的深情,我覺得我也應該寫點什麼,因為親情無華,孝順並無來世。

讀珍妮父親的回憶,跟隨他的筆觸,我們看到一個真實平凡的父親,耄耋之年重病在身卻能坦然面對,漫漫幾十載,他用心靈記下了自己對這個世界、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對家庭的擔當和責任。要承認,珍妮父親的一生的確很苦很累,除了早年看得見的坎坷,晚年肆虐的病魔,更多的是他的心太累了。一生坎坷,命運多舛的珍妮父親,最後終於拿起筆用真心、真性和真情,無怨無悔地擁抱他熱愛的文學夢想,真實地表達他對子女、家庭的關愛。回憶中的每一篇文字,你找不到對至親的愛字,更沒有我們習慣歌頌父愛、母愛何其偉大的字眼,力透紙背的卻都是對親情和那個年代的感念。讀這樣的文字,你會感受喧嘩背後的一份寧靜。心靜下來,你會體味,親,是流淌於我們心脈的生命滋養,更是血脈相連;感悟親情,或許你就不會忘卻自己從何處來,你會感悟,父母在,家便安好。

讀珍妮父親的回憶也讓我想起我的爺爺。我的爺爺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教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小時候,他是我的良師益友,教我寫詩、寫小說,督促我練習書法。有時候和媽媽鬥嘴慪氣,他也站在我這邊。周邊的人家裡過事都愛請他寫字和訃文,順便請他吃酒,他每次總喜歡帶上我。他也是個苦命的人,年青時經父母媒妁之言娶了奶奶,因為翩翩少年,風流倜儻,學校的女教師和女學生有愛慕他的。因為成份不好,他開始工作的學校在柞水,離家遠,無聊之時便教女教師和女學生彈琴打發時光。奶奶是個小腳農村婦女,雖然也出自大戶,但沒什麼文化,聽了別人的閑言碎語竟然跑到爺爺的學校大鬧一場。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爺爺被清除回家,和奶奶也離了婚,至此終生未娶,晚年甚是寂寞清苦,沒有人陪伴。所以平時喜歡喝個小酒,我在家時,常常拿了他給別人寫訴狀得來的稿費替他打酒,每次不多,二兩酒。去世時,我正讀大二,父母怕耽擱我的學業,竟然沒有告知我。這是我一生的遺憾,每每想起來,竟無語凝噎……

我從珍妮父親的文字中讀懂了他,他和我的爺爺一樣,是一個大好人,一個正直人,一個善良人。回憶總是令人感動和傷懷,這一刻,我已淚流滿面。

謹以此告慰天堂的爺爺並聊以慰藉我們失怙無助的心靈。也衷心祝福珍妮一家永遠健康幸福,快樂吉祥。

【本文選自文友來稿】

本文編輯:何本菊

【個人簡介】張艷華,出生於1971年,英語教師。喜歡安靜,愛好詩歌。一直堅持「以事業為重,用心靈育人。」相信:用愛的和弦,會奏出美的樂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竺山雜誌 的精彩文章:

地衣情 寇福成

TAG:天竺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