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震預報,正在路上

地震預報,正在路上

儘管地震是不能預報的,並不意味著地震預報是不可以探索的,相反,地震預報的探索已經上路,正在艱難行進。

張田勘丨科普專欄作家

5月7日,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宣布:將在四川省、雲南省建設面向地震預報的我國首個地下雲圖網——通過在地表安裝約2000個地下雲圖網監測站,收集地下8-20千米的應力和能量動態演化信息,並實時傳輸到監測中心處理生成的動態地下應力和能量監測網路,嘗試對地震進行預報。

汶川地震10周年,地震能否預報的問題被再次提出。不禁想像,如果10年前汶川地震能夠預報,傷亡人數或有所減少。然而,對於地震預報,世界和中國主流科學界所持的觀點和態度是一致的:地震目前還不能預報。

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就公開宣稱,無論是美國地質調查局還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學家都沒有預報過一次大地震。正因如此,美國地質調查局目前僅致力於通過提高基礎設施的安全等級來長期減弱地震的危害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短期預報上。

儘管地震是不能預報的,並不意味著地震預報是不可以探索的,相反,地震預報的探索已經上路,正在艱難行進。此次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建立的地下雲圖網,就是一種全新的對地震預報的探索。這種探索,借鑒氣象預報方法預報地震。也就是通過借鑒氣象預報的看雲識天氣方式,對地下雲圖進行自動或人工分析、研判,以提高地震預報水平,是一項地震預報的新思路和新嘗試。

問題在於地震的孕育極為複雜,在同一地點地震重複發生的概率較小,這些情況,阻礙了對地震現象和規律的認知,也就難以預報地震,尤其是難以進行淺源(深度小於20千米)性破壞性地震的臨震預報。臨震預報是指對某地幾天以內,在較小範圍內可能發生的破壞性地震做出的預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臨震預報嘗試,也許會失敗、也許會獲得一點點進展、也許還是原地踏步,但無論失敗、成功或原地踏步,都體現了一種科學精神——試錯。

從對地震預報的試錯角度看,世界各國的探索正在慢慢取得一些進展,尤其是中國、墨西哥和日本的嘗試,已經在從地震預警向地震預報過渡。例如,汶川大地震10年後,中國已構建了全球覆蓋面積最大的地震預警網路。利用震中附近監測儀器捕捉到地震縱波後,快速估算地震參數並預測地震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搶在破壞性橫波到達震中周邊地區之前,通過通訊和媒體發布預測地震強度和到達時間的預警信息,人們可以得到幾秒到十幾秒的寶貴逃生時間,可減輕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2012年3月20日,墨西哥南部的格雷羅州發生地震後(該地距首都墨西哥城有322千米),地震波從格雷羅州的震中位置傳到首都墨西哥城約需45秒鐘。因此,墨西哥地震局利用這個時間差進行了地震預警。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蘆山縣發生地震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成功地發布了預警信息,在地震發生後的第5秒發出,地震波從蘆山震中傳到雅安城區需要10秒,讓雅安城區獲得了5秒預警;地震波從蘆山震中傳到成都需要33秒,為成都贏得了28秒的預警。

根據中國地震系統的理論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預警時間短暫(1-5秒)可以就地緊急防災、做好心理準備,預警時間較長(10-20秒),可以進行人員的疏散,並儘快關閉城市供電、燃氣、化工設施,手術室等,啟動應急措施。

現在,對地震的預報嘗試有了新思路,把一種新型感測器安裝在地面,可監測地下8-20千米的應力和能量,感測器所監測的物理量需要的傳遞時間為秒級。這種感測器可收集到的是與地震直接相關的地下應力、地下能量等物理量,因而將比過去監測與地震相關不大或關係間接的動物反應、地下水位、水溫等有更強的科學證據。

地震預報的嘗試正如其他科學研究一樣,「不管我們的照明燈燭把光線投射多遠,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圍擋著黑暗。我們的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淵黑洞。我們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慾牽著我們的神魂。就讓我們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移動我們的提燈吧。隨著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認識清楚,人們最終也許能將整個畫面的某個局部拼制出來。」隨著探索程度的展開和深入,地震預報的黑幕也可能終有一天被揭開。

(文章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論 的精彩文章:

APP註銷難是公民隱私保護脆弱的縮影

TAG:光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