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把脈「汶川答卷」: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

專家把脈「汶川答卷」: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

中新社成都5月10日電 (記者 賀劭清)由中國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四川省減災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10日在成都召開。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圍繞汶川地震災區重建成績、防災減災實踐等展開研討。

5月10日,第九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防災減災領域專家、學者和災害管理人員200餘人參加。論壇圍繞汶川特大地震10年、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科普宣傳教育等話題展開了研討。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災後重建絕不是簡單的重複,汶川地震災區近十年取得的成績足以說明,通過構建重新發展的模式,可以實現更高水平的建設。」中國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表示,四川在恢復重建中除害興利並舉,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其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應對災害的制度體系和防災減災預案。

十年來,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據統計,2017年39個重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27億元(人民幣,下同),是震前的3.2倍;災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278元和14092元,是震前的2.8倍和3.7倍。

史培軍指出,汶川地震災區在重建時抓住了對口援建的機會,引進新的科學技術,將科學發展和恢復重建相整合,走出一條化危為機、崛起危難的科學發展之路。今後四川還應當加大減災科技投入,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中國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說,汶川特大地震後,中國防災減災工作與時俱進,完成了從舉國救災到舉國減災的轉變,完成了從應對單一災種到綜合減災的轉變,國際合作、應急資源統籌協調能力等也得到提高。

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看來,汶川災後救援與重建創造了全方位、高速度、跨越式發展的中國奇蹟,但也存在災種分割與部門分割導致信息分割、社會力量缺乏有效協同等不足,而國家應急管理部的成立,將結束長期制約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的傳統災種分割管理格局。

「除了應急減災救災能力提升,監測預警體系和防災減災保障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崔鵬建議,今後可以把流域作為一個整體,從災害全過程入手,構建流域綜合防災減災機制與模式,提高減災效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4座城市堵車嚴重 每年造成約1391億元經濟損失
祭祀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大典在陝西城固舉行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