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理解「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霍去病、李廣、管仲、吳起有話說

如何理解「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霍去病、李廣、管仲、吳起有話說

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代表著古人對慈善和仁義的一種反思。

1,關於慈不掌兵,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漢武帝時期的兩位名將霍去病和李廣。

霍去病虐待士卒,對士卒毫無仁義和慈善。典型的一個故事是,霍去病吃肉剩餘了一些,寧可扔掉,也不給士卒吃。

因此霍去病的士兵,作戰十分勇敢令行禁止,因此,百戰百勝。

而同時代的李廣則恰恰相反,李廣善待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同時對失足十分的寬容。因此李廣的士卒往往軍紀散漫。一旦遇敵離廣的失足往往立刻崩潰。因此李廣一生中大小70餘戰,大都被敵人擊潰,李廣也被匈奴活捉很多次。

慈不掌兵,在李廣和霍去病的對比中,十分明顯。

2,義不理財最典型代表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

這位管老二賺起錢來,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管仲最先開辦了標普羅大眾的妓院。這位妓院的祖師爺,在開辦妓院時,壓根沒有考慮女性權益公序良俗等道德觀念。

如果開辦妓院是坑本國老百姓的話,那管仲坑起外國老百姓來,那更是管殺不管埋!

齊國的死對頭是魯國,魯國有一種特產叫做魯縞。管仲在齊國大幅度提高了魯縞價格,短時期大量進口魯國的魯縞,同時禁止齊國紡織生產。於是整個魯國沉浸在製造魯縞賺大錢的美夢中。

不久,管仲宣布停止進口魯縞。魯國用田地荒蕪人人紡織的代價,換來的是並不值錢的魯縞。如果不得不低價賣出魯縞換來維持基本生存的糧食。

管仲在針對魯國的經濟戰中,沒有要考慮魯國人民的生計。在這一次經濟戰中,大量的魯國人,傾家蕩產,餓死街頭。

對管仲這樣的人,即使當了宰相,也還是奸商一枚。

3,當然也有例外,戰國時期的吳起和清末的胡雪岩就是代表。

戰國初期魏國是中原的超級大國。原因在於西河郡守吳起訓練出一支魏武卒。

吳起十分珍愛這隻新生的部隊,有位士卒背部發膿瘡,吳起親自給他吸膿血。士卒母親聽到了,說我兒子活不成了。果然這個士兵在作戰中十分賣命,沒命了!

清朝末期,胡雪岩一開始只是一個票號的夥計。偶遇王有齡,王有齡訴苦,我要花錢買官,可是沒有人借給我。胡雪岩違規把票號的錢給王有齡,失業了。

後來王有齡發跡,當了浙江巡撫,胡雪岩受到提攜,成了大商人。

王有齡和曾國藩交惡,王有齡守杭州,曾國藩見死不救,被太平軍攻滅。接替王有齡的是左宗棠。

左宗棠帶著空官帽,什麼也沒有,怎麼剿滅太平軍?胡雪岩出現了,大量糧食和錢財借給巡撫衙門。從此以後,胡雪岩成了左宗棠的大管家,就成了清朝晚期最強大的紅頂商人。

吳起慈能掌兵,胡雪岩義可理財,這是異數!

更多精彩關注丹水秋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清朝是孤兒寡母生,孤兒寡母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古代最強預言師,一首詩道出了中國歷史,更是能算出一萬年後的事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