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墜落的奧數天才」:別再用「天才」兩個字來為難我了

「墜落的奧數天才」:別再用「天才」兩個字來為難我了

《人物》雜誌的一篇報道,讓「消失」的奧數天才付雲皓成了公眾人物。

不過從文章標題《奧數天才墜落之後》,到報道內容所表現出的「傷仲永」傾向,卻引發了不少爭議。不僅付雲皓本人不認同自己的「墜落」,公眾也大多持否定態度。

自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榮獲兩屆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在數學領域的作為被寄予厚望,結果卻北大肄業,要說這與人們對「天才」的期待有一定差距,應該不容否認。但是否可以將這種人生經歷稱為「墜落」,或者說直接與失敗劃等號?

從報道披露的付雲皓的成長經歷看,與其說他是奧數天才,不若說更像是一名半場退下的奧數競技運動員。

從小就展露出奧數上的天賦,然後因為突出的奧數競賽成績,進入清華附中,再被保送到北大。奧數競賽上的巨大成功,給了付雲皓太多的「好運氣」。可退出競賽模式,邁入大學,這一切似乎都變了。

最近,蔡元培先生過去所引用的一句名言,「殺君馬者道旁兒」再次引發關注。某種程度上,付雲皓進入大學以前的人生經歷中,同樣也有幾分「殺君馬者道旁兒」的意味。從父母到力主搶他的中學,及至最終進入大學,所有人都在給他傳遞一個信號:只要把奧數學好,就夠了。

或者說,在他奧數的天賦為人所知後,付雲皓就成了各取所需的「工具」。

奪得兩屆IMO滿分金牌後,清華附中時任校長說:付雲皓的成長就是清華附中「一條龍」教改試驗的一個成功寫照,他的成功就是我們「一條龍」教改試驗的最好證明。在這裡,他是教改的試驗品和證明。

進入高中,付雲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奧數競賽的備戰上,甚至急需老隊員帶新隊員的國家隊召喚他歸來,他想都沒想就回去了。那時的他,被許諾只要拿下奧數金牌,便可以得到一切。在這裡,他是為校、為國爭光的金牌衝擊者。

然而,就是沒人告訴他,人生遠比奧數題複雜。

少年付雲皓

付雲皓後來的人生軌跡,形象地說,是一名征戰奧數沙場的老兵因「重傷」而被世俗預設的成功標準所拋棄的過程。將他的經歷稱之為「墜落」,潛台詞未嘗不是將之定位為「天才」生產流水線上的一個「次品」。

這點與唯金牌論主導下的競技體育很像。在這套標準中,一名運動員如果沒有成績,便「什麼都不是」,正如劉翔曾在退役後接受採訪時所稱,「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把我當人看」。運動員成了流水線產品或奪牌工具,連賽後接受採訪,也要遵照一定程式,說著同樣的話,贏了要「首先感謝國家」,輸了內疚地說「對不起祖國」。

對付雲皓而言,儘管無需為他的人生向誰道歉,但只要他跳出世俗眼中「奧數冠軍——天才學者」的預定軌道,就註定難以避免被打上墜落、失敗的標籤。

現在的付雲皓

當然,左右人們對付雲皓「定義」的,還有一種深入骨子裡的名校情結和職業偏見。相當長時間以來,與人們習慣了將「奧數天才」和「成功」劃等號一樣,在院校和職業之間建立起嚴格的對應關係,也成為一種主流價值。在這樣的價值體系中,上什麼樣的學校就應該從事與之「等級」相當的職業,否則就是失敗。從這個角度來說,認為付雲皓「墜落」的,與其說是不能接受過去的奧數天才居然在一所以「培養小學老師為目標的二本師範學校」教書,不若說是難以接受一個北大生居然會去教未來的中小學老師。

從打小的「別人家的孩子」,到後來的奧數競賽冠軍,從被定義為「天才」,再到如今被貼上「墜落」的標籤,付雲皓始終活在別人的「定義」之中,從來沒有過真正的「自己」。也正因為此,奧數競賽令他獲得了太多的「好運氣」,但在奧數之外,他好像什麼都不是。

慶幸的是,現在的付雲皓,終於可以追尋自己的選擇,換了一個與過去幾乎平行的人生軌道。而在這個軌道里,他才能坦然說出「我不是『墜落』,而是腳踏實地」。一個奧數天才或許「墜落」了,但一個真正的「人」出現了。

付雲皓

對付雲皓及其那篇報道的圍觀和爭議,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整個社會的成功觀、教育觀、價值觀逐漸走向多元的一種投射,也預示著當前社會對「人」的豐富性開始有更多的接納。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習慣將人生比作一條賽道,它意味著每個人必須要永遠向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地奔襲,意味著要藉助他人的眼光來權衡自己的得失,稍加躍出賽道,就可能被標籤化為loser、墜落。當然,這種單一的價值觀,正在鬆動。這篇報道的作者吳呈傑,他自身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註腳。

作為2014年的江蘇省理科狀元,吳呈傑曾被記者問起志向,他毫不猶豫的回答「想當一個新聞人」。而在「所有採訪我的記者都不建議我報新聞」的環境下,臨近畢業的他如今依然在做新聞報道,這種自我堅持無疑比這篇報道,更讓人欣慰與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文創要「創意」更要「誠意」
打「台灣牌」讓美國失信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