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悲催的作家,20年寫作被偷,重花4年寫出名著,至今流傳

中國最悲催的作家,20年寫作被偷,重花4年寫出名著,至今流傳

歷史上最厲害的勵志作家,20年寫出400萬字書稿被偷,他忍住悲痛只用四年再寫428萬字!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的是這麼一個奇人,其名叫談遷,明末清初史學家。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母親病逝,按照當地習俗要居家為母守孝3年,在這期間他讀陳建之的《皇明通紀》,發現錯誤百出。

鑒於經史官員壟斷了明歷代實錄,很多地方忌諱失實,而各家編年史書又多膚淺偽陋。最後談遷在他27歲時決定以《明實錄》為基礎,翻遍當時所有史集,並且廣徵博採,做到記錄真實可信。在天啟元年(1621年)開始編著明朝第一部紀實史記《國榷》,「汰十五朝之實錄,正其是非;訪崇禎十七年之邸報,補其闕文」,初稿在六年後完成,有人曾說此書「六易其稿,匯至百卷。」經過研究考證,字數超過400萬字。

談遷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朝被清朝努爾哈赤滅掉後,改名「遷」,其取寄託對歷史時過境遷、對自己的境遇,因為其立志寫一部史書,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其字孺木,號觀若,自稱「江左遺民」,這四個字什麼意思呢?江左其實指的是大明王朝,遺民是講國破家亡後被遺棄的子民,從其稱號可以看出談遷高尚的愛國情懷。談遷是浙江海寧(今浙江海寧西南)人,明諸生。並且終生沒有入仕做官。

談遷自幼刻苦好學,家境貧寒,平時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維持生活。在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做幕僚,期間出謀劃策,力圖恢復大明王朝,很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來被推薦去南明皇上和太子身邊做要職,他卻感到這樣也不能自己偉大抱負,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其語「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去。後來回到老家海寧隱居。

天有不測風雲,不料在嘔心瀝血26年寫出巨著《國榷》後,清順治四年八月(1647年),在即將完成印刷成版時,一天夜裡,小偷潛入他家中,見其家徒四壁,無物可偷,看到談遷鎖在木櫃里的手稿,認為可以換賣錢財,將整箱木櫃書稿盡數偷走。從那天開始談遷每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而這個時候他已經53歲。

一個月後,談遷痛定思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矢志不撓,終於完成新稿。全書共計104卷,合計428萬4千餘字。在順治十年,他為了書稿翔實可信,跟隨友人北上到達京城(今北京市),一路風沙撲面,飲露止渴干餅充饑,對於一個50多歲的老人何其艱辛。到達目的地後,在北京兩年半,他走訪明代苟活下來的老臣,搜集明代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迹,加以補充、修訂。新書寫成之後,他便署名「江左遺民」。

大清十四年,完成終身夙願的談遷準備離開京城,踏上去山西平陽祭奠老師張慎言的路途,不料因為終年積勞成疾,又加上年事已高病逝於旅舍,時年64歲。距離成書不過3年之後。

後代對《國榷》評價極高,其以大明史官記錄的《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考證訂補,取材廣博,選擇謹嚴,是現在研究明朝歷史的重要著作。它從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權滅亡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間的歷史。

書中談到了很多《明實錄》避而不談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實,並且對一些大事件進行自己的評價和後世論斷。它記錄的內容邏輯嚴密,措辭精準,裡面很多材料有相當的可靠性或參考價值。明朝萬曆皇帝以後明光宗、明熹宗等皇帝七十多年的歷史,以及建州女真的發展;後金王朝和大明關係的記載,基本上只有《國榷》有相關記載。

網紅小說著名作家「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里曾多次提到其小說內容引用此書。

如今我們正逢盛世,物慾橫流。當壓力和苦難襲來之時,想想曾經深夜痛哭的一位老人,他佝僂著身子,桌上一盞昏暗的油燈,身上披著一件破麻衣,屋外大雪飄零,寒風透過紙窗凍的他瑟瑟發抖。他伏案疾書,一生心血完成的書稿被偷的辛酸已不再多提,只為追求一生志向,完成對曾經國家的最後追憶,並為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堅持隱忍著。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又有什麼不能夠重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口出皆狂言,不在此一詩
古董變成直播網紅,安撫藏友焦慮情緒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