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文品讀 圓通曉日

美文品讀 圓通曉日

作者|白描 朗讀|平常心

編輯|紫悠閣

山如眉黛,天宮山則如眉中的一點痣。因為在萬山叢中,它一峰獨峙,海拔達1594米。

「天下名山佛佔多」,「人間名山皆佛國」,天宮山也不例外。圓通禪寺遠近聞名,是閩西的宗教勝地。早在唐朝初年,山上便建有古剎,居住著僧尼,供奉觀音菩薩。千百年來,這裡暮鼓晨鐘不斷,香火裊繞不絕。

天宮山雄奇險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裡方圓幾十里沒有人煙,僅靈鷲嶺到圓通禪寺就有兩公里,蜿蜒盤曲二十四彎兩千多個台階。在交通如此不便的條件下,當年是如何取得磚瓦木料,來建成莊嚴宏偉的寺觀呢?一段神奇的傳說頗耐人尋味。

天宮山生長一種叫「蕨」的植物,根部含豐富的澱粉,味道好,營養價值高。相傳,一位以挖蕨為生的窮苦人,有一天在天宮山挖蕨,忽見觀音菩薩顯身於雲端,便下跪禮拜,求菩薩保佑他挖一斤蕨洗出三斤粉。後來,他果然得到菩薩保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他決定在天宮山上建寺廟供菩薩,以保佑更多的窮苦人。

這時,有兩個外地來的財主順著山脈尋找寶地。一個財主見天宮山風水最好,便埋下一個銅錢於穴眼為記。稍後,另一個財主也同樣看中這個地方,將一枚梅花針插入穴眼,回家報喜去了。不久,兩個財主因爭這塊寶地,將官司打到汀州府。州官親臨現場,扒開穴眼泥土,見到一枚針正插在錢眼上。正在州官判決不下時,挖蕨人也來了。聽了他的打算後,州官判道:「兩位先生所為,僅為一家一族昌盛計。而挖蕨人所舉,是為千村萬戶安康計。本官判此地歸挖蕨人建寺廟用。」

挖蕨人從此知難而上,每天到雁石挑磚瓦,一天兩趟,一連幹了兩年多。但建寺廟的材料還遠遠不夠。觀音菩薩感其心誠,派了金童玉女變成僧尼到閩、粵、贛各地化緣,並說天宮山某日有重大佛事,朝拜者無須金銀,只要帶兩塊磚、八片瓦上山就能見佛。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到了那日,都帶著兩磚八瓦上山。一時間,山上磚瓦堆成小山。菩薩還把金童玉女化緣得來的鹽米裝在香爐峰下的大石窟里,用法力使石窟裂開一個笑口,時時吐出鹽米,供應建寺廟工人的一日三餐。於是,三年又三個月後,寺廟終於建好了。

歲月悠悠。天宮山寺廟幾經風雨滄桑,現在的寺觀陸續建於最近的幾十年,包括大雄寶殿、大悲殿、觀慧樓、放生池等等。寺廟呈「山包屋」形式,以建築整體的隱蔽,求得禪林仙界幽深的含蓄意境。

奇山秀水與神奇傳說相互映襯,是中國風景名勝的一大特色。

其實,天宮山的迷人之處遠不止是寺觀建築,「圓通曉日」便是天宮山最輝煌的自然景觀。

山如眉黛,似乎經過精心梳洗、儼妝,肅穆地期待著,期待著噴薄的紅日來給蒼茫的天地畫龍點睛;期待著瑰麗的光芒照徹神州;期待著那帶血的嬰兒從母體中分離……

來了!在那天邊灰雲橫抹處,一個嶄新的生命橫空出世!多麼壯美,多麼神奇。

在這金燦燦的天宮山之顛,在廣闊無垠的天際,那不是吟誦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人屈原嗎?他那飄飄的衣冠剛剛乘風而去,一代梟雄曹操又發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天問。

安徒生童話里天鵝活潑的舞姿頻頻閃現,貝多芬雄渾的《命運》交響曲源源不斷地流出。那不是梁啟超嗎?他正在激昂地說: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還有,一代偉人毛澤東也來了,就是在這片紅土地上,他看見了「風展紅旗如畫」的勝利曙光!

不論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都有一種排山倒海的力量,使你的身心都化解在其中——這,便是天宮山的「圓通曉日」。

*以上圖片部分由白描提供 部分來自網路

作者:白描女 福建龍岩人 從事新聞媒體工作 偶爾爬格子碼一些文學類的東東 心中有詩亦有遠方

朗誦:平常心福建泉州人喜歡誦讀旅行 願我的聲音溫暖您的耳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悠閣 的精彩文章:

TAG:紫悠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