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豐鷹嘴峰地處三省交界孕育壯觀竹海

廣豐鷹嘴峰地處三省交界孕育壯觀竹海

廣豐鷹嘴峰地處三省交界孕育壯觀竹海

-

位於江西上饒廣豐區東南部的鷹嘴峰,地處贛、浙、閩三省交界,因形如鷹嘴朝天而得名。鷹嘴峰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森林資源,面積較大,保護完好,植被覆蓋率高,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碧波萬頃、連綿不斷的毛竹林海奇觀。

謝舒婷 晨報記者 鄒思維

在我省東北部與浙江、福建兩省接壤的上饒市廣豐區,不僅有風景優美的「東南第一峰」銅鈸山,還有一座蘊藏著毛竹林海奇觀的鷹嘴峰,堪稱三省交界處的一道盛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鷹嘴峰孕育了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四季不涸的淙淙澗泉。

位於三省交界處

遠看形如鷹嘴朝天

鷹嘴峰位於上饒廣豐區東南部,贛、浙、閩三省交界處,登上山頂可「一眼望三省」,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古鎮、浮蓋山風景區和我省的銅鈸山、六石岩景區等自然風光可盡收眼底。

據了解,廣豐區東部為仙霞嶺西延支脈,南部為武夷山北延余脈。東部的鷹嘴峰在桐畈鎮東境,東南與福建浦城毗連。鷹嘴峰生態環境優良,可「晨觀日出,暮眺晚霞」,青山、秀水、幽谷、奇岩、飛瀑等自然景觀眾多。春季可以登山看萬花爭艷,夏季可以戲水避酷熱之暑,秋季可以摘野果品綠色生態,冬季可以賞霧淞看銀裝素裹。

從遠處看,鷹嘴峰的山勢高低起伏,整座山的形狀猶如鷹嘴朝天。關於鷹嘴峰,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三條從福建方向游來的巨蟒在此作怪,致使當地狂風暴雨持續了一個多月,百姓苦不堪言。天庭為了幫助百姓化解疾苦,派鷹仙下凡捉拿三條巨蟒。鷹仙奉命前來,雙爪順勢擒住其中兩條巨蟒,另一條巨蟒速游直下,因而造就了沿山脈起伏昂頭的形態。

「贛東北的綠寶石」

竹類生長的「天堂」

來到鷹嘴峰,大山深處的竹海是不得不看的。這裡是竹類生長的「天堂」。記者了解到,這裡的原始竹林有600餘畝,因為密度大,居高遠望,竹浪起伏,猶如一片「竹海」。在這片大面積的「竹海」中,又以毛竹為盛,密密層層,碧綠一片,蔚為壯觀。經常來此帶隊登山的廣豐區導遊劉慈告訴記者:「這裡還被廣大登山愛好者譽為『贛東北的綠寶石』。」

記者了解到,鷹嘴峰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合竹子生長。這裡山巒起伏,年平均降水量為1700毫米左右,降水時間1~6月逐月遞增,7~11月逐月遞減。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6月,佔全年降水總量的52%,11月降水最少。春季降水量適中,利於山中春筍和新竹的生長。

「竹海的小氣候別具一格,由此而產生的氣候效應是春日翠筍拔節、鮮花盛開;盛夏新枝茂葉、百鳥齊鳴;金秋修篁如黛,點點紅妝;深冬林濤翻滾、如詩如畫。」劉慈介紹道。

廣豐區宣傳部報道組俞霞霞告訴記者:「鷹嘴峰竹海的年平均氣溫較之沒有竹海的四周鄰近地區高出1℃以上。特別是深冬嚴寒季節,竹海的氣溫為6~8℃,更是高於周邊地區的氣溫。盛夏不熱,隆冬不冷。」

鷹嘴峰以獨特的竹林自然資源為基礎,熔山水、民情風俗於一爐,遊人流連於青翠之中,既能呼吸清新的空氣,又能感悟白居易「竹節心虛是吾師」的精神境界,可謂兼具旅遊、避暑、療養、野營、度假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當地土壤肥沃

水資源豐富

為什麼鷹嘴峰會孕育出如此多的竹子?這與當地的土壤條件有著緊密聯繫。據了解,鷹嘴峰的土壤大致分五類:水稻土、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和紫色土。其中,紅壤多分布在海拔300~700米的低山丘陵及中山的山腳和山腰的裙帶地區。

據了解,紅壤是第四紀的紅色黏土和第三紀的紅色砂岩、千枚岩、花崗岩的低丘陵地區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經過生物富集所形成的。「由於紅壤富含有機質,土壤中鐵、鋁、鉀等元素較多,所以適宜毛竹、馬尾松等林木生長。」俞霞霞說。

此外,鷹嘴峰充足的水資源也是竹林生長茂盛的重要因素,高山流水順勢而下,既能保持竹林土壤的濕潤度,又不會過度淤積。正是這一系列有利條件,造就了這片翠綠蔥蘢的竹海奇觀。

負氧離子含量高

可調節周邊「小氣候

鷹嘴峰的竹海除了具有觀賞價值外,還有減弱噪音、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風害等多重作用,能有效調節周邊「小氣候」。

據介紹,竹林之所以有這些作用,與其自身的特性密切相關。仔細觀察竹海里的竹葉,會發現它們都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前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一側較平滑,另一側較粗糙,呈小鋸齒狀。葉面為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有微毛,質薄而較脆。這些特性使得竹子能夠有效吸附空氣中的浮塵顆粒,吸收聲波,阻隔噪音。

此外,竹林中還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據測算,鷹嘴峰的竹海中,每立方厘米含有6000個負氧離子。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能通過人的神經系統及血液循環對人的機體生理活動產生影響,利於人體身心健康。

山區居民告訴記者,每到春天,鷹嘴峰上的竹筍常常在一夜之間從地底下簇擁而出,數不勝數。竹筍營養豐富、美味新鮮,入口嚼來有滿滿的清脆感,一直以來都是山裡村民的桌上佳肴,或當季吃,或晒乾做乾菜,又或腌好留做秋冬食補。

因地勢隱蔽

成為「避風灣」

在這片生態環境保護完整的高山中,除了欣賞連綿起伏的毛竹林海,還可以感受淳樸的民風。劉慈介紹稱,鷹嘴峰下有一個古村落——大坑老屋自然村,深藏在山腳的幽谷中,可媲美世外桃源。村中有20餘戶人家,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站在村中舉目環望,層層梯田達至山腰,山上古樹參天,森林密植,枝繁葉茂。一條玉帶似的小溪繞穿整座小山村,小溪長年潺潺不竭,水清見底,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光潔地「躺」在溪底,小魚自由自在地嬉戲其間。依山而建的農舍散落在小溪兩旁。家家戶戶都從半腰峭壁上用毛竹引來山泉水到門前屋後供日常使用。

因地勢隱蔽,大坑老屋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安全的「避風灣」。村民中有在抗日時期死裡逃生者,有因饑荒遠道而來的逃難者,有躲避土匪的受害者,因此,小小的村莊里聚集了吳、鮑、郭、饒等十多個姓氏。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讀江西 的精彩文章:

會昌特有門匾習俗源自北宋傳遞「正能量」

TAG:晨讀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