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流量紅利正在消失,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新階段

流量紅利正在消失,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新階段

獵雲註:流量紅利也在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本文作者提到,三四五線城市人群是最後的流量紅利,但今天,最後的紅利也開始結束。當整個中國移動互聯網最後的流量紅利開始結束後,就會出現存量市場的廝殺。未來,各個巨頭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多,彼此進入對方的生態圈。而新的公司要在未來幾年殺出來會更加困難。文章轉自: 點拾投資(ID:deepinsightapp),文|朱昂。

導讀:很多年前我們都在說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已經消失了,卻忽視了三四五線城市的互聯網人口紅利。許多人總是把自己當做樣本,看到我們一線城市的人都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化,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習慣也逐步穩定,大量針對一線城市人群的新應用也難以獲取用戶流量。然而這時候大量三四五線城市人群剛剛開始接觸移動互聯網,他們是最後的流量紅利,從人群數量上看也是最大的一塊。可是今天,這個最後的流量紅利也在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四五線人口,最大的互聯網變化

我們曾經深度研究過陌陌、微博、京東都一系列的公司,他們的股價和業績在過去幾年都有很好的表現。雖然盈利模式並不完全相同,陌陌看的是視頻直播,微博靠的是短視頻和廣告,京東靠的是自營和第三方電商。但是從用戶數的增長看,他們又有相同的特徵,就是通過渠道的下沉,獲取了新的用戶。

從實體經濟看,我們也發現大量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案例:2015年三四線城市汽車銷量佔到了全國的68%,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電子有72%來自於大品牌,三四線城市海淘的增速超過了100%等等。互聯網角度也和實體經濟特徵一致,微博今天二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佔比超過了80%,而幾年前他們不到50%。過去幾年出現的殺手級互聯網應用都是以長尾人群用戶為主打對象,包括今日頭條,快手,抖音,以及上市公司中的微博,陌陌等等。這些產品的最大特徵就是幫助長尾用戶「殺時間」,通過移動互聯網來滿足這些人的精神需求。

許多人忽視了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帶來的影響。棚改貨幣化本質上大幅提高了這些人群的財富比例,就像過去上海的一次性動遷一樣,對於他們整體的消費力推動有至關重要影響。由於收入的大規模提高,這些人的消費意願也開始加速。這時候各大互聯網應用開始進入三四線城市的渠道。從電商,視頻娛樂,到資訊遊戲等一應俱全。這些人想知道一線城市的人消費什麼,關注什麼,生活狀態怎麼樣。所以去年我們看到了「中國核心資產」出現暴漲。無論是騰訊、阿里、京東,還是茅台,格力,伊利,或者是微博。他們本質上都是中國最大的「消費類資產」。被整個互聯網渠道下層帶來了新增用戶。

最後的紅利開始結束

最近有兩家大互聯網公司的業績有些低於預期,背後似乎也顯示了流量紅利結束的端倪。昨天的微博一季報我們發現,月活躍用戶僅僅從去年四季度的3.9億增加到了4.1億,日活環比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微博的凈利潤從2016年一季度的1600萬美元,增長到了2018年一季度的1.13億美元,幾乎翻了十倍。但是整個增速開始放緩,也說明新切入的流量紅利逐漸看到了一個瓶頸。在此之前,京東的一季報也有一些低於預期。一季度的活躍用戶數為3.02億,環比去年四季度的2.93億也沒有太大的增長。GMV只有3300億,差不多是去年二季度3350億的水平。倒是京東的自建倉庫達到了515個,比去年底的486個有比較大幅度提高。由於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重,導致京東在今年整體經營利潤率會下滑。當然,這也僅僅是兩家公司的業績數據,或許還無法驗證一個群體性的現象。

我們再從一季度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數據看,出現了同比21%的下滑,跌破了1億台至9100萬台,創了2013年4季度以來的新低。從排名前十的手機供應商中看,有八家的出貨量出現下滑,僅僅小米和華為保持了增長。事實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就開始疲弱,去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只有1.13億部,同比下滑了14%。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主要是兩個原因:更新周期放緩以及用戶逐漸飽和。今天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2017年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了4%,2018年會出現更大的同比下滑。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從增量市場轉向了存量市場。

我們認為,今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會出現一系列流量紅利結束的跡象。流量紅利的本質是搶奪新增用戶,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存量的蛋糕和龍頭企業收入沒有下滑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個新的領軍人物。比如快手的出現,其實本質上沒有傷害歡聚時代,陌陌,微博的視頻直播用戶數。比如今日頭條剛出現的時候,其實對於當時現有的資訊內容平台沒有帶來過多傷害。甚至抖音的橫空出世,也是如此。

移動互聯網應用本質上也有消費品特徵,一個是消費時間/金錢,另一個是消費商品。在一個增量的時代,在人均GDP快速上漲的年代,新的變化很多,也催生了大量龍頭企業。過去20年間中國所有消費品基本上依靠四種力量成長:市場基數增加,品類滲透,品類升級,市場份額擴大。我們拿家電舉例子。以前家裡沒有電視機,洗衣機,甚至電冰箱。隨著收入的提高,大家都開始購置這些家電。這就是典型的增量經濟。那時候基本上生產出來都能賣掉。後來整個家電越來越標準化,國產家電的製造工業隨著市場變大而提高。於是誕生了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美的這些偉大的企業。汽車也是一樣。從最早的桑塔納,到後來的日系,美系車,再回到國產的長安,長城,吉利等。存量的問題就在於變化太少。比如美國經濟過去三十年就是品牌消費不斷壟斷。

可口可樂那麼多年還是美國最牛的飲料公司,只是過去十年多了運動飲料,可樂的主流口味也就增加了低糖的Diet Coke。餐飲也基本上麥當勞,KFC這種可複製快餐壟斷。中間有地方口味的漢堡連鎖Shack Shack, In and Out這種,但整體變化不大。

從消費品的案例中看到,當流量紅利結束後,整個市場格局的變化會越來越小。互聯網本質也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消費品是一樣的,只是消費的形式不同。當整個中國移動互聯網最後的流量紅利開始結束後,就會出現存量市場的廝殺。過去我們看到大互聯網公司都各自在其領域耕耘,雖然有競爭,但刺刀見紅的廝殺並不常見。大家都希望先把增量的市場做了,新的流量紅利是成本最低,也最容易變現的。未來,我們可能逐步會看到存量市場的特徵。各個巨頭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多,彼此進入對方的生態圈。而新的公司要在未來幾年殺出來會更加困難。

The game starts where you end, and ends where you start.

本文來自獵雲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微博第一人教你怎麼把商品賣到用戶「炕」上……
滴滴Q1交通出行報告,北上廣深擁堵排名下降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