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8-9個不嫌多!我軍航母編隊數量到底由哪些關鍵因素決定?

8-9個不嫌多!我軍航母編隊數量到底由哪些關鍵因素決定?

中國需要多少航母編隊?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造船廠的「航母產能」問題,而是一個技術迭代和中國軍事戰略、海軍戰略互動的過程。

要確定中國海軍戰略和遠景要求,筆者認為首先要有幾個綱領性文件需要明確。2015年公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其中首次公布中國海軍戰略要求為:「近海防禦、遠海護衛」。十九大後,國防和軍隊建設要求是,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2018年海上閱兵式上提出的要求,是「善於創新,勇於超越,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

從相關節點上看,我們要看到2015、2020、2035、2050這四個節點。2015年「近海防禦、遠海護衛」戰略,實際上是非常清晰的,中國首艘航母就是這一戰略的產物。但要強調的是,由於中國海軍處於崛起的快速上升期,我們不能奢望2015年的戰略會有很強的未來指導性。實際上,按照上述文件的要求,我們可以確定未來3個節點,就是2020年海軍基本實現機械化、2035海軍基本現代化、2050年成為世界一流海軍。筆者個人認為,隨著不同節點中國海軍戰略也會發生變化。

我們還要注意,上述節點有些是技術型要求,需要在技術性要求之外確定戰略意義。因為中國海軍是一支成長型海軍。比如海軍本來是沒有「機械化」概念的,那麼2020年基本實現海軍機械化該怎麼理解?筆者認為就是補齊中國海軍在大型水面主戰艦艇上的短板,其代表就是國產滑躍航母和055大驅。因為在此之前,中國海軍從來沒有建造過超萬噸的水面主戰艦艇。2020年首艘055大驅和國產航母將實現服役,這就證明中國海軍已經基本完成「機械化」,已經擁有國產超萬噸水面艦艇。

那麼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就意味著中國海軍應該擁有2035年現代海軍的主要技術特徵。這從技術上應包括彈射型常規動力航母、彈射型核動力航母、具有強大戰區反導、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先進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等。在2035年,中國海軍裝備所有的技術短板都應該補齊,所有「有無」的問題都應該解決。

在2035年,中國海軍「技術追趕」的結果,是已經擁有至少4-5艘航母(遼寧艦、首艘國產航母、彈射型常規航母1-2艘、核動力彈射航母1艘);8-10艘萬噸級驅逐艦(6艘055型大驅、2-4艘改進型055大驅),新一代攻擊核潛艇等。完全有能力組建5個航母編隊,每個編隊含航母1艘、2艘先進核潛艇、1艘901型綜合補給艦、2艘055大驅、4艘052D驅逐艦、4艘054A型護衛艦組成。這種作戰編隊可完全滿足遠海作戰要求

因此,中國需要有多少航母,在2035年不簡單是一個戰略需求的過程,而更大程度上是技術路線發展的結果。在中國海軍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下,中國5個航母編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筆者判斷在2035年,中國海軍戰略應該會發生變化,其戰略指導方嚮應該適應5航母戰鬥群的海上作戰要求。這裡面才真正有了戰略遠景的規劃,因為中國要按照保衛領土領海、海外利益、海洋權益等要求、確認2035年後15-20年中國海軍航母作戰群的規模和數量,從而實現2050年建立世界一流海軍目標。

而到2050年建立世界一流海軍,筆者理解這一目標是要實現全球化作戰,即著眼全球海上奪取制空制海權作戰,兼顧由海到陸行動。未來32年,中國發展速度會很快,中國海軍需要掌控哪些戰略要點,海外都有哪些支撐點,都是一個未知數。同時,美國的戰略壓力一直存在。按照美軍70%力量部署亞太的標準,中國可能要在亞太應對3-5個美軍航母編隊。因此筆者認為2050年中國航母編隊在6個左右是完全不夠的,按照檢修、輪換、其他海域部署等不同要求,中國應該保持8-9個航母編隊應該比較合適,這也滿足了中國造船業的訂單需求。

此外,世界一流海軍還意味著中國海軍將根據自身要求,增加新的原創性海戰概念和平台。例如馬偉明院士設想的全能艦,就是一種中國原創設計。因此我們設想2050年的中國海軍遠海編隊,不但會包括航母,也有可能包括全能艦等新概念潛艇。只有超越百年歷史的航母走自己的路,中國才有可能具備一流海軍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首例!美軍老兵「小弟弟」移植,40萬美元費用政府掏
打死30平民還說「沒有無辜者」:這小國防長憑啥這麼橫?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