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領悟老子《道德經》中的哲學人生

領悟老子《道德經》中的哲學人生

《老子》,又名《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中涉及的哲學思想從古至今都具備及其深遠的影響力,在當今社會,《道德經》中的哲理又會有什麼樣的獨特魅力呢?從零開始,讓我們熟讀經典,領略生活。

【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本章注釋】

通常譯為"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強調道是不可言說的。但這樣的翻譯,等於一開始就剝奪了老子言說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實 "常」字在《老子》中多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時,已經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經》"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書》"無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書》"我道惟寧王德延";又有"言說"之意,如《詩經》"中之言,不可道也"。《尚書序》(相傳為孔子所作)說:"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乙、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這裡用了"常道"一詞,指一般的道理。又有馮友蘭先生考證說,古時所謂道,均為人道,到了老子才賦與道形而上學的意義。可見,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須一開始就澄清概念,強調他下面要講的道,絕非人們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麼呢?那就要聽老子娓娓道來了。

【美文翻譯】

1、道可以說,但不是通常所說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2、可以說他是無,因為他在天地創始之前;也可以說他是有,因為他是萬物的母親。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奧妙。從實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蹤跡。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源。

3、這種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可以說,這幾句話家喻戶曉,但是能懂得其中奧秘的人不多,希望本期的文章可以給您帶來共鳴。閱讀經典,坐而論道,我是方與圓,下期我們再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方與圓 的精彩文章:

TAG:心靈方與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