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由於人類活動,黑猩猩被迫進避難所

由於人類活動,黑猩猩被迫進避難所

黑猩猩接過從圍欄里遞過來的木瓜、橘子和香蕉當早餐。

據卡達半島電視台5月9日報道,在肯亞北部的斯威特瓦特保護區,黑猩猩威廉背部舒展躺在飼養員準備的乾草床上打瞌睡。

圍欄里的其他黑猩猩還在慢慢搭建睡床,這是它們從野生家庭成員那裡學到的,但威廉從未學會這項技能。

閉著眼睛的威廉來回地搖著頭。儘管它看起來很沉靜,但你看得出來它並未感到安寧。

「我們不知道它在蘇丹有什麼遭遇,但它曾經歷過嚴重創傷」,一位飼養員表示。

2003年,一次救援行動中,威廉在蘇丹和烏干達邊境獲救。當時它被關在籠中。

和保護區35隻黑猩猩中的大多數一樣,威廉是非法寵物交易的受害者,但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被人從野外帶走的。

喪失雙親及被虐待的動物

斯威特瓦特黑猩猩保護區為被解救的、成為孤兒的和受過虐待的黑猩猩提供避難所,這些黑猩猩常帶有心理或身體創傷,在這裡,它們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再次生活。

來到保護區時,許多黑猩猩缺乏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

像威廉一樣,有些黑猩猩從未搭建過睡巢。

另一些則不知道如何捕食或吃樹葉。

有黑猩猩骨折了或被子彈打中身體,有些則在目睹家族成員被殺或被俘後,或是病入膏肓,或是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許多黑猩猩已學會像人一樣行動,如散步、鼓掌、吐痰或抽煙等。有些甚至害怕同類。

在圍欄里過夜後,威廉和其他黑猩猩一起等待領早餐。

水果餐

被叫到名字時,黑猩猩會走到飼養員面前,伸手去拿包含了橘子、木瓜和香蕉的早飯。

然後,它們會去佔地250英畝(約1平方千米)的叢林保護區。

來自蒲隆地的黑猩猩博科選擇待在圍欄附近,與前來參觀保護區的遊客互動。

博科沿著欄杆一側大搖大擺地直立行走,另一側走著一家子肯亞人。

博科的飼養員解釋說它出生後有9年都被關在籠子里,周圍全是人。因此,即使到了37歲,博科也喜歡和人在一起,並經常直立行走。

「它和我一樣大」,一名女遊客說。

「它和我一個孩子同齡」,另一名遊客開玩笑說,他們繼續和博科一起散步。

據報道,黑猩猩原產於非洲西部和中部,一般不在肯亞出現,但這群逃難的黑猩猩卻把這處避難所當作家園。

因貿易被捕

這些黑猩猩有些是從南蘇丹、盧安達、蒲隆地、剛果、喀麥隆和莫三比克等國救出的,有些則是從遙遠的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運回非洲大陸的。

它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再也不會回到祖國。

黑猩猩的棲息地不斷受到因伐木、人類擴張和戰爭造成的去森林化的威脅。

即使在森林中的生活環境看起來很安全,但是成年黑猩猩有可能因為人類想吃它們的肉而被殺,幼崽則有被捉去販賣的危險。

聯合國估計,每年有3000隻黑猩猩被非法賣作寵物,最後死在籠中或野生動物園裡。

目前,黑猩猩已在四個非洲原產國絕跡。

出生在保護區的安吉拉今年7歲。它在肯亞萊基皮亞縣斯威特瓦特黑猩猩保護區的一棵金合歡樹上盪鞦韆。

56歲的約瑟夫·邁尤自1993年保護區建立以來一直在這裡工作。為了表達對黑猩猩的喜愛,他在提供早餐後,模仿它們做了「謝謝」的手勢。

26歲的奇皮曾從剛果被非法帶走。它坐在籬笆旁等待早餐。

斯威特瓦特保護區,一隻黑猩猩接住了扔過來的紅薯。

44歲的蒂莫西·姆旺吉和6歲的黑猩猩曼諾手牽著手。姆旺吉自1995年起就在飼養照顧黑猩猩。同年,曼諾從伊拉克的杜赫克動物園被救出,並被帶到了斯威特瓦特保護區。

6歲的曼諾是黑猩猩群體中最新、最年輕的成員,目前還不適應從圍欄走到叢林深處,因此目前它和飼養員在斯威特瓦特黑猩猩保護區里共度時光。

吃晚飯前,14歲的簡在圍欄里放鬆。它來自喀麥隆,在肯亞機場被沒收,當時它營養不良、脫水、手指上有一個彈孔。

來自盧安達的19歲黑猩猩阿曼尼維睡在圍欄里。

黑猩猩從叢林中出來,在圍欄外等著,然後在斯威特瓦特保護區享用晚餐。

一天結束時,一名黑猩猩飼養員走回房。

晚上,護林員和黑猩猩飼養員在室內打撞球。

吃完早餐的黑猩猩出發去叢林。

現年37歲的博科在蒲隆地一籠子里度過了9年時光,這個籠子只夠讓它坐著或直立。現在它沿著斯威特瓦特保護區的圍欄行走。(編譯/趙蕤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視頻 的精彩文章:

智能支付勢不可擋 但瑞典人還沒準備好迎接無現金社會

TAG:參考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