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帝王在位時期不行德政,竟連龍肉都吃,結果被報復

這個帝王在位時期不行德政,竟連龍肉都吃,結果被報復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貨們狂歡,小龍蝦們哀嘆的季節。龍蝦節在全國各地先後舉辦著。「這年頭活著不易」竟然成為這種繁殖力極快,當年曾被判為侵略物種的動物的普遍口頭禪。

小龍蝦以不挑剔環境、抗污染、繁殖力強著稱,它們很快就能適應新的水域,哪怕是高度工業污染的水質,也能活得很滋潤,這點和咱們中國人倒是挺像,金剛不壞百毒不侵嘛。小龍蝦據說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故意引入我國來破壞我國水稻的。又因其能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故被稱為侵略物種。

想我中華四萬萬乘以四倍的同胞,對於侵略者的態度一向是零容忍的「堅決把他消滅盡消滅盡!」

國外動物成災的新聞屢見不鮮,什麼野兔子、野豬、野狗、亞洲鯉魚等等都能成災,這些玩意在中國,就算是成了精的,最終歸宿也都是餐桌。真不明白他們歪果仁怎麼能讓這些個美味佳肴泛濫成災到影響生態的地步?這簡直逆天了!在我神州大地,只有一種野生動物會成災,那就是吃貨!其餘的動物都是為吃貨而準備的口糧,不滅絕就得念阿彌陀佛了,還想成災?笑話!我華夏兒女豈容它們肆虐神州大地!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沒有我們同胞不吃的。近年來,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也都被所謂美食家吃了個遍。有一年因為吃果子狸,導致非典型肺炎大流行,把神州大地攪了個雞犬不寧。不過這又如何,好了傷疤忘了疼,啊不對!應該說是我們中國人骨頭硬,絕對不會因此而屈服!非典過去以後,我們依然什麼都吃!

大家還記得年前的那個最牛年夜飯嗎?沒錯,只要有錢有勢,我們完全可以把熊掌魚翅搬進自家的廚房,不過要上心看好在坐的各位親友,讓他們別手賤亂髮朋友圈,不然就會惹出麻煩來,雖然費點功夫能搞定,畢竟還是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實「刁民」們太喜歡找麻煩,吵吵什麼?不就是吃熊掌魚翅嘛,又不是吃天上的龍!說起吃龍肉,《史記》上還真有相關的記載。

夏朝有一代帝王叫孔甲,他在位時期,篤信鬼神,不行德政,天下諸侯今天這個造反,明天那個叛亂,從來就沒有消停過。有一天,天降一雄一雌兩隻大龍於朝門之外,有朝臣說這是吉祥之兆,應該修個龍池養起來。孔甲很是為難,因為他不會飼養啊,再說了,這兩條龍還都是野生的,也不知道好不好養。如果去找養龍的家族豢龍氏後人,又一時半會找不到,總不能讓龍就這麼餓著吧。就在這時候,大臣劉累站了出來,他曾經向豢龍氏學習過馴養龍,便向孔甲自告奮勇,聲稱能夠飼養這兩條龍。孔甲賜他為御龍氏,並給了他一大片封地。其實這個劉累呢,養龍只是半溜子醋,也不知道他是方法不恰當,還是貪污了龍飼料,不久其中一條雌龍死了。劉累害怕孔甲追究責任,便偷偷地把死龍剁成肉塊,精心烹飪,獻給孔甲吃。孔甲吃後覺得很美味,過段時間派使臣向劉累再要龍肉吃。這劉累能養龍,也會烹飪龍肉,卻不敢也沒那個本事屠龍呀!他害怕自己沒法跟孔甲交差,於是先應諾使臣,然後偷偷收拾細軟連夜跑路了。

聽使臣回奏劉累逃走外國了,氣得孔甲又拍大腿又摔東西,罵娘之後,孔甲還是想吃龍肉,便派出武士三百人前去養龍池捉龍。武士們計劃放乾池水,準備下手捉龍,龍見池中水即將乾涸,立即翻身一搖,將三百武士皆捲入池中。霎時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大雨滂沱,瞬間就灌滿了養龍池。龍借雨騰雲而去,可憐三百武士均死於非命。夏朝的帝都也是電閃雷鳴、滂沱大雨,三日三夜才停息,平地水深丈余,淹沒民房無數。簡直是百年不遇之洪水內澇。

聽說三百武士皆淹死於養龍池,孔甲大驚失色,因而一病不起,幾天後就死翹翹了。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九華山何以香火旺盛名揚天下?地藏菩薩為何僧人裝扮?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