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謁中山·奠江東

拜謁中山·奠江東

原來不是白就是黑,只不過是天真的以為。我選擇不恨帶著平靜走遠,醒來後遺憾是長夜……

長江透過車窗依然可以感受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遺憾的是沒有走鼓樓區下關的南京長江大橋……

拜謁中山

中山陵園一座民國風格的牌坊,謁陵從這裡便開始了……

博愛坊整座牌坊都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和風格,在藍色琉璃瓦下方的石柱上刻有蓮瓣、祥雲和古代建築彩繪圖案。在牌坊中門上鑲有一方石額,鐫刻孫先生的手書「博愛」,可知先生的胸懷有如青天般寬闊。

神道謁陵的人絡繹不絕,不分男女,無論年少,中外皆拜!

陵門在這裡我們可以放空腦海,用心感受孫先生的「天下為公」的情懷。

石階到達中山陵頂需要攀爬很長的台階,每隔一段台階會有一塊平台,以便謁陵者稍作歇腳休息。

大平台之前聽說這裡有一個設計上的視覺手法,自下而上看時,只見台階不見平台,自上而下看時,只見平台不見台階。深處其中時,留心一觀,的確如此。(PS:平台下方碑亭正在修葺改造)

祭堂位於山頂最高峰,為仿宮殿式的建築。三座拱門上分別刻有先生的三民主義「民主」、「民權」、「民生」,中門頂上嵌有「天地正氣」的豎額。祭堂內有兩重銅製墓門,門內則為圓形墓室,中央是長型墓穴,上面是孫中山漢白玉卧像,下面安葬著孫先生的遺體。不過現在墓室已經不對外開放了,所以只能在銅製墓門前默拜一番以表敬意。

奠江東

冤魂吶喊主題雕塑

倖存者照片牆

中、英、日三國文字刻著「遇難者300000」的黑色字樣,莊嚴而凝重,代表了中國人民向全世界公布的實證和不忘國恥的決心。

古城的災難

屠殺平民百姓的武器

萬人坑遺址

蒼天有眼

《屠·生·佛》油畫

日本投降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梅汝璈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災難牆

贖罪·慰靈

冥思廳里的燭光

和平廣場·勝利牆

和平女神鵰塑

巍巍中山陵,給了我們無限的敬仰。肅穆江東門,卻讓我們陷入了無盡的沉思。只有將個人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時刻不忘歷史的教訓,通過努力學習、創造和奉獻,讓理想成為現實,讓我們的世界走向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鹿雲屋 的精彩文章:

TAG:林鹿雲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