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新競逐:激蕩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創新競逐:激蕩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陳思勤 葉潔純 黃穎川

在浩瀚的南海上,由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設備,助力中石油的作業平台「踏」向深海。

在同一片海洋上——向南,由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研發的「極行者」號無人船首次進入南極海域,為南極科學考察探路;向北,在陸地上,從鳥巢到水立方,從廣州第一高樓東塔到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一個個把守用水安全的重要閥門來自於廣東永泉閥門科技有限公司。

在製造業發達的珠三角,創新正在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5月12日,由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榜樣的力量——2017『FIT粵』科創先鋒大賽」頒獎典禮將在廣州舉行。由南方日報社、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聯合出品的《2017珠三角企業創新報告》將在現場對外發布。

南方日報記者深入珠三角企業一線調研發現,珠三角企業創新正在邁向從量到質的轉變,從追求數量的規模發展轉向創新引領的質量型發展,激蕩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市場力量

企業創新競逐全球產業新賽道

在深圳瀚海基因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第三代單分子測序儀GenoCare樣機。作為目前全球準確率最高且唯一定位用於臨床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這一成果讓中國基因測序技術不再依賴進口設備,直接與英美比肩。

「我回國創業的想法就是創立一家技術上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南科大生物系「80後」副教授、瀚海基因創始人賀建奎說,目前瀚海基因擁有發明專利60多項,其中15個PCT國際專利,公司估值達15億元。隨著第三代基因測序儀的量產及運用,預計2019年左右,人們只要花約100美元就可測基因信息,這比目前費用降低近九成。

通過「榜樣的力量——2017『FIT粵』科創先鋒大賽」的大數據分析,記者發現,在珠三角,越來越多像瀚海基因這樣的企業,成為創新的主力軍,正在開始競逐全球產業發展新賽道。

走進深圳超多維光電子有限公司展廳,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密密麻麻的「專利牆」。這家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創新企業,以「不賣產品,只賣專利」聞名。「如果你到超多維看一看,會發現它不是傳統的生產企業,你看到的都是實驗室。因為超多維的最終產品是技術、專利。」截至目前,超多維已在全球範圍內申請專利1000餘項,82%以上為發明專利,其中3D顯示技術專利數量全球領先。

瀚海基因、超多維等企業的崛起背後,創新的力量正在激蕩。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研發投入強度由2014年的2.4%、2015年的2.5%、2016年的2.58%提高到2017年的2.65%,跨過創新型地區的關鍵門檻,全省研發經費支出超過2300億元,位居全國首位。廣東的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兩年超過2.5%這一國際通認的關鍵拐點,這意味著廣東進入創新經濟體行列。

珠三角地區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研發投入強度達到美國和德國水平,企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的主要力量。其中,深圳2017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佔GDP比提升至4.13%,研發強度媲美以色列、韓國等全球一流創新型經濟體。

創新雨林

高質量孵化育出「獨角獸」企業

加速創新的背後,高效發展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珠三角企業帶來源源不斷新活力,孵化育成體系也從追求數量規模轉向質量型發展,「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創新創業孵化鏈條不斷完善。

以廣州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廣東拓思軟體科學園、四方網盈、廣東新媒體產業園等為代表的A類國家級孵化器,帶動了一批專註於(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新材料、現代農業、文化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器興起,騰訊、華為、美的、冠昊生物等龍頭企業也圍繞自身產業鏈建設孵化器。

一大批「獨角獸」與「瞪羚」企業加速出現並成長於其中,催發出一系列新產品、新產業、新服務、新業態。

2018年,擁有「小鵬汽車」品牌的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登上《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估值15億美元。成長於廣州開發區的橙行智動,成立短短4年來,已在北京、廣東肇慶、美國矽谷建立了設計、研發、生產與營銷機構,其旗下全資子公司小鵬汽車總部、廣州研發總部均位於廣州科技企業加速器園區。目前,橙行智動掌握了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機、電池、電控技術,已實現了首批量產。

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原創性技術的中小型瞪羚企業,則是在推動區域創新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漫天繁星。

位於中山火炬園的康方生物就是高新區孕育出的瞪羚企業的一員。其將自主研發的抗體新葯項目轉讓給全球排名前五的製藥巨頭,實現國產創新葯在海外市場的新突破。「康方現有23項專利已獲授權,正在申請新葯發明專利8項。」康方生物董事長兼總裁夏瑜介紹,為完善產業鏈,康方生物正積極籌建大規模產業化生產平台,實現抗體新葯從研發到產品,到市場的全產業鏈創新。

2017年底,科技部發布的《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廣東共有瞪羚企業346家,僅次於北京。其中,珠三角國家高新區擁有342家,廣深瞪羚企業數合計占珠三角總數的67%。看準了這一未來企業,珠三角國家高新區正不斷建立健全孵化和挖掘機制,加速培育「瞪羚企業」。

面向全球

邁向價值鏈高端對接全球創新要素

粵港澳大灣區加快規劃建設,一個更加開放的新格局正在讓珠三角的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人才、知識、技術、資本等創新資源向灣區集聚,這是發展的趨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公布了全球創新活動群落TOP100,深圳—香港地區超越矽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在全球創新集群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東京灣區。

在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珠三角企業逐步掌握全球配置創新資源的能力,形成「全球技術+中國製造+全球市場」的嶄新發展格局。

通過對榜樣的力量——2017「FIT粵」科創先鋒大賽參賽企業的分析,記者發現,一批同時擁有全球要素配置能力和服務全球市場能力的企業,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出現。這些企業有效地通過品牌合作、技術協同、資本融合等方式,實施研發全球化戰略,加快完善全球化研發體系,集聚創新資源,厚植創新生態圈,實現海外布局與國內產業協同互補。

美的集團是其中的典型樣本。在佛山,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產業基地正在加緊施工中。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該基地是連接德國工業4.0與中國先進位造業的橋樑,美的庫卡將攜手深度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

美的集團發展至今,已在美國、義大利、英國、德國、法國等地設立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在白俄羅斯、埃及、越南、巴西等地建立6個海外生產基地。除布局銷售網點與製造環節外,美的集團還積極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從聯姻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到在全球布局9大研發中心,整合全球優勢資源。

廣汽、TCL等企業也在布局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廣東企業累計在境外設立各類研發機構246個,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路。

新舊動能轉化已是世界趨勢。以新型全球化為操作系統,珠三角企業正在主動參與世界價值鏈分工的高端環節,重塑著中國製造的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前兩月規上工業利潤增7.5%
小長假 玩得歡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