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明禮貌,悠悠中華!

文明禮貌,悠悠中華!

GIF

文明禮儀,像一縷陽光,溫暖我們的心靈。像一泓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像一面旗幟,飄揚在我們心中,陪伴我們成長!

魯迅先生曾說 ???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自古以來我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做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聽到過無數關於文明禮貌的故事,像孔融讓梨、緹縈舅父,曾子避席,程門立雪等,都讓我們感動,都讓我們敬佩。還有無數的古人,名人,專家,英雄,模範,他們都有文明禮儀的高尚品德,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文明是一種認識,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文化,文明是在內心不斷生成、積累而又外顯於形的,伴隨著社會進步發展的規範,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天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所謂「文明」就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具體應從五個習慣做起。五個習慣是: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健體習慣。

①行為習慣:

指行走穩健,坐正、立直,談吐舉止文明。具體對我們同學們來講,在校園裡行走要穩健,在樓里行走要漫步輕聲,禮讓右行。課上要坐正,站要站直,這也是對老師的禮貌與尊重,更重要的是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交談用禮貌語言,校園裡不出現罵人聲、口哨聲;行為舉止文明,校園裡不出現打鬧現象,更不應出現違紀行為。

②學習習慣:

指對學習知識的一種態度。很多同學對待新知識如饑似渴。新學期書一發到手,就把各學科的書整個翻一遍,了解知識梗概。在大預習的基礎上,抓住每一課前的預習,課上專心聽講,抓住重點。及時鞏固認真複習。還有就是博覽群書,從中獲取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③衛生習慣:

第一是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理髮,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第二是保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第三是講究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境衛生。

④生活習慣:

簡單包括起居、飲食、節儉、內務整理等。具體講,不影響工作和學習,按時休息,按時起床,還應立即收拾好床上用品。在飲食上,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更不要買路邊無照商販的小食品,以保證身體健康。對待吃穿用花錢都要做到儉省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繼承。內務整理由習慣形成能力,如起床後立即收拾卧室,吃完飯後立即收拾餐桌,餐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⑤健體習慣: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但是不良的運動習慣是有害身體的。必須遵循科學的,符合人體生理機能規律,選擇適當的適合自己身體的體育鍛煉。要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積极參加有益的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健體習慣。只有擁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擁有充沛的精力,使學習更加進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提出的這五個習慣,是人格健全的基本要素,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認真學習和領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文明禮儀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我們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

文明禮儀要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的每一個動作做起。說文明話,做文明人。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以文明的行為來規範,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文明文明,誠實守信,學會關心,學會合作,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的校園裡處處盛開!

文字來源:張思傲牛潤澤

後期排版:王玉先

信息系新媒體工作室 出品

歡迎轉載 請註明出處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城建信息系 的精彩文章:

TAG:瀋陽城建信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