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還沒有普通話的時候,人們交流是用的哪裡的方言?

古代還沒有普通話的時候,人們交流是用的哪裡的方言?

古代還沒有普通話的時候,人們交流是用的哪裡的方言?

現代全國普通話都有嚴格的規定,普通話的發音也是結合北京以及北方地區的語言特色進行確定的,這樣即便是在南方或者西北,只要講普通話,大家都能夠聽得懂,但是在古代呢,沒有統一的語言的時候,那麼南方人進入朝廷,尤其是廣東、福建地區的閩南語和粵語,又如何實現交流呢?

早在秦朝的時候,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可見書寫的字體方面已經不用擔心了,都有統一的模式,但是發音問題卻是一個不可以忽略的,畢竟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總不能整個朝廷就像全國開會一樣,雜七雜八的,所以當時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皇帝也有辦法,那就是推行當時的普通話,也叫做「官話」。

官話,又稱官話方言,舊稱北方方言、北方話,是漢語的一種方言。官話是漢語各方言中分布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所以說官話其實也是一種方言,但是當時基本上首都都在北方,且集中在北京地區,所以皇帝便將自己坐在區域的方言確定為全國統一使用的語言形式,這就導致很多人在進入京城當官之前,還要學會說官話,要不然到時候交流都很困難。而發展到今天,北京的政治中心的地位仍然是和古代一樣重要,所以自然也就將北京話以及一些細微的改動作為全國推行的普通話,推行統一的語言文字對於咱們這個偌大的國家而言,具有顯著的優勢,能夠便於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信息傳遞。

當時在雍正時期,就十分排斥有方言口音的大臣,所以那時候對於推廣官話的力度是很大的,在全國進行統一的語言發音方式的訓練,和現在的普通話其實有很多地方都相似,可見,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擁有統一的語言形式,是十分便於發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味歷史 的精彩文章:

原來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孔子!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TAG:知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