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製酸奶加白糖,5歲患兒19顆蟲牙 夏天將至,自製甜品要防著孩子的牙

自製酸奶加白糖,5歲患兒19顆蟲牙 夏天將至,自製甜品要防著孩子的牙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前一陣子名小醫牙疼得不行,去醫院檢查,果然是蟲牙太深傷到神經了。到底是誰說牙疼不是病了啊!

名小醫只有兩顆蟲牙,但有個5歲的小姑娘居然有19顆蟲牙!!兩年前,她的媽媽每天做自製酸奶加白糖給她吃,誰知道,孩子的四顆門牙脫落,居然長了19顆蟲牙。

「蟲牙」是兒童高發病

家住長沙市的宋女士喜歡自製酸奶。在女兒3歲時每天自製酸奶加白糖餵養小孩,說是調理腸胃,緩解便秘。兩年過去,孩子的4顆門牙脫落,長了19顆「蟲牙」!

2018年3月,5歲的黃麗麗小朋友在媽媽的陪同下,先後六次來到長沙市口腔醫院五一路院兒童口腔科就診,在科室主任張清林主任醫師的精心治療下,19顆「蟲牙」被修復。

齲病俗稱蟲牙、蛀牙,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

數據

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農村高於城市。

誤區:乳牙遲早要替換,不必治療

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乳牙雖然會替換,但是一般到12-13歲,乳牙才會全部替換完。也就是說,您家的孩子可能要頂著齲壞的牙齒,熬過五六年,甚至十餘年。

齲齒不僅導致牙齒疼痛,且齲齒嚴重破壞牙齒的結構,影響孩子的咀嚼和進食,可能有礙營養吸收和全身發育;其實。

嚴重的齲齒還會影響相應恆牙的發育和萌出,以致恆牙發育缺陷或萌出異常,有礙口腔的美觀和功能。

齲齒(蟲牙)是如何產生的?

如下圖所示,齲病四聯因素是目前認同較為廣泛的:致齲細菌、適宜的底物、易感宿主、時間。

舉個例子,假設你家住在一樓,一到夏天,潮濕又悶熱,很容易長有螞蟻。有一天,你感覺家裡的螞蟻越來越多,順著螞蟻聚集的方向一路摸索,發現是很久之前放在櫥櫃里的白砂糖結塊,早已成了「螞蟻窩」。

在這個故事裡:

螞蟻=致齲細菌

白砂糖=適宜的底物

樓房一層=易感宿主

很久之前=時間

就像螞蟻一樣,每個人的口腔里都有諸如變形鏈球菌、乳酸桿菌、放線菌等這些致齲細菌,只是相互之間的比例、數量人與人之間不同,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就是這些致齲細菌的存在。

除了致齲細菌,必須具備細菌代謝的底物(糖),只有細菌和細菌產生的酸積聚到一定濃度並維持足夠的時間,必須發生在易感的牙齒牙面上。這就是齲齒的四聯因素學說。

在齲病控制中,對於致齲細菌這一環節,我們能做的很少。至於為什麼每天早晚都要刷牙呢,就是希望糖類接觸牙齒的時間儘可能的短,清除局部致齲的微環境,這是我們能控制的。

如何預防「蟲牙」?

齲齒不像腸胃炎、感冒、發燒這些病一樣,自己吃點葯就會好轉,牙齒的牙釉質牙本質是難以再礦化的硬組織,沒有血管神經,沒有自愈性,齲齒必須通過醫生的機械手段才能治療。

有好多好多患者覺得自己吃點消炎藥就能好,好好刷刷牙齲齒就能好,真是圖樣圖森破。

護牙趁早

現在的主流觀點是,一旦牙齒萌出,就要開始刷牙了。

從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大約 6 個月時),家長就要給他使用牙膏刷牙了。

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紗布為孩子清潔口腔。長牙後,應選擇軟毛兒童牙刷,每天早晚刷兩次。推薦使用含氟牙膏。

科學吃糖

少吃零食、少喝碳酸飲料和果汁,尤其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喜歡把含糖飲料含在嘴裡的習慣——這些飲料本身就可以腐蝕牙齒。一定要喝的時候,建議使用吸管。

平時也注意在吃完飯、零食後要及時漱口。

避免「奶瓶齲」

口腔專家指導家長,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這是因為奶嘴上的糖分會粘在孩子牙齒上,造成口腔細菌,併產生酸性物質,導致蟲牙發生,若不及時治療,牙病會對兒童正常發育以及語言學習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覺的習慣,奶嘴最好沖洗乾淨,奶瓶中只倒涼白開。

名小醫

有話說

口腔意識的提高,刷牙方法的改善,可以很好的預防齲壞甚至阻斷齲壞的發生,這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各位父母,對孩子的牙齒還請用心對待。寶寶牙齒好了,吃的好了,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編輯:名小醫 實習生:小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因為一雙涼鞋,愛上整個夏天
胖的如此認真好嗎,給你講個鬼故事:夏天要來了,但你可以這樣穿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