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職組大氣環境監測和治理賽項開賽

高職組大氣環境監測和治理賽項開賽

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訊(記者 項佳楚)工廠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染物是如何進行治理的?廢氣污染物治理後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去?為了真實模擬廢氣監測和治理這一過程,一套縮小版的大氣監測與治理系統被應用在第十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中。大氣污染物的模擬系統、顆粒物治理系統、廢氣治理系統、監測系統、監控系統等五大單元板塊真實再現了空氣治理的每個環節。

參賽選手組裝部件

5月10日,高職組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開賽。據賽項申辦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比賽分兩天進行,總共四場,來自全國24個省市、57支代表隊伍114名選手將進行模擬實操競技,用所學知識完成比賽考核要求。

馬國勝,是今年這項比賽的總裁判長,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多年來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教學,已經連續五年以裁判身份參與到職教技能大賽環境監測和治理賽項。對整個比賽流程如數家珍,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此次比賽的每個環節。

據馬國勝介紹,選手的綜合實訓平台是模擬工業煙氣產生、治理、監測和在線調控的完整系統,它的實際應用是針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PM2.5和PM10)和廢氣進行治理,監測和調控。平台由五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是污染源模擬發生系統,相當於工廠的排污物,包括對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發生模擬;第二單元是對顆粒物進行治理,第三單元是通過吸附,鹼液系統,中和廢氣,第四單元是監測系統,對尾氣進行監測,第五部分監控和指標設定系統,通過設置程序控制前期系統的治理程度,以確保排放的氣體是合格的。「在這樣的實訓平台上,參賽選手要在4個小時時間內完成包括煙氣處理工藝設計,煙氣處理系統部件、管道、感測器的安裝連接,煙氣處理系統電源線路連接,煙氣處理系統調試,設備整體運行、煙氣處理系統污染因子監測等任務要求。」

「為了確保比賽公平公正,賽項內容至少三年保持不變,每年都要向教育部進行申報。」有多次賽項申報工作經驗,賽項申報方案專家組組長、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張寶軍補充說。

參賽女選手認真比賽中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通過比賽促進學生的學習,通過比賽促進學校的教學,是大賽的目標,通過完全模擬最真實的、甚至某些環節是超前的實訓平台,為後續人才的培養做好了基礎,」馬國勝說。

馬國勝告訴記者,賽項章程要求將比賽轉化成教學資源。「通過多年比賽摸索,我們已經完成了兩個方面的轉化,第一個轉化是,實訓平台來自於生產,變成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標準,在應用到教學當中去;第二個轉化是,配套的技能,都有相關的課程進行支撐,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單元課程,通過比賽促進教學的標準化,促進教學的改進,促進校企的合作。」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小組成員合作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深夜不作業」能否減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