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爆發埃博拉疫情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爆發埃博拉疫情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星期二宣布爆發埃博拉出血熱,這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疾病。這項聲明是在實驗室結果證實該國西北部比科羅省發生兩例該病後發生的。

埃博拉病毒病最常見於人類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是由五種埃博拉病毒中的一種引起的。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並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人群中傳播。平均病死率約為50%。

周二公布的一份政府聲明指出,剛果衛生部「已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迅速有效地應對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埃及的這一新疫情」。

在過去的五周里,有21例疑似病毒性出血熱病例,其中17人死亡。

「我們將收集更多樣本,進行接觸者追蹤,讓社區參與預防和控制的信息,並建立改進數據收集和共享的方法,」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說。

「世衛組織將與衛生當局和合作夥伴密切合作,支持國家應對行動。」

埃博拉病毒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特有的,這是自1976年在該國發現病毒以來第九次爆發埃博拉病毒病。最後一次疫情在2017年發生在北部Bas Uele省。由於政府,世衛組織和其他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疫情迅速遏制。

剛果衛生部的一個當地醫療團隊正在比庫羅工作,管理病例和進行研究。

周三,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將從金沙薩出發前往比科羅,並提供必要的設備,以便實地採取應對措施。

代表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的國務和勞工部長蘭伯特馬圖庫說,這是「令人擔憂的衛生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它將再次與政府緊密合作,迅速擴大其業務範圍,動員醫療合作夥伴,包括Medicin sans Frontieres(無國界醫生組織),利用其成功應對埃博拉疫情2017年的模式。

在得知確診病例後,世界衛生組織警告鄰國並建立其事件管理系統,以全力投入人員和資源應對。

為了阻止埃博拉向周邊省份和國家蔓延,世衛組織還從應急基金中釋放了100萬美元,用於支持其未來三個月的活動。

比科羅位於剛果共和國邊界附近的坦巴湖岸邊。這些新病例是從距離比科羅約30公里(19英里)的一家小型醫療機構報告的。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扎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病學主詞條:埃博拉出血熱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癥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 [1]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艾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蝦宏觀策略 的精彩文章:

法國恐怖襲擊中一名替換人質的警察犧牲

TAG:大蝦宏觀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