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又「退群」,歐洲小夥伴卻不跟了

特朗普又「退群」,歐洲小夥伴卻不跟了

撰文 | 趙萌

9日凌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眾所周知,特朗普上任後多次稱伊核協議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協議」。還以伊朗堅持試射彈道導彈為借口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人入境等措施。受此影響,國際油價一直在起伏。

分析認為,特朗普強硬的對伊政策立場十分明確,預示著美國與伊朗之間對抗或將加劇。然而,在特朗普宣布對伊核協議所作決定之前,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美國的歐洲盟友英、法、德三國均發聲,希望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

這番場景和半個多月前,英、法「追隨」美對敘利亞動武產生了鮮明對比,這一反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各方又將產生什麼影響?

伊核問題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要弄清伊核問題來龍去脈,不但要看伊朗這個國家同「核」的故事,又要看伊朗和美國的關係。

先說說伊朗與核的故事。

事實上,伊朗發展核計劃由來已久。伊朗核開發始於 1957年,當時,伊朗巴列維王朝與美國關係密切。西方國家為了遏制蘇聯支持了伊朗核計劃。伊朗1968年簽署加入《核不擴散條約》,1970年該條約由伊朗國會批准後正式生效。到1979年巴列維國王垮台為止,伊朗共有 6座用於發電的核反應堆。不過,同年由於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以及隨後爆發兩伊戰爭,核計劃陷入停頓。

那麼之後,伊朗怎麼又重啟核計划了呢?

大家都知道,1979年是伊朗的分水嶺,當年11月,全民公投通過採納伊斯蘭共和國憲法,霍梅尼就職為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認為核不是好東西,因此伊朗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核技術研發並不熱心。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和伊拉克互相襲擊對方的核設施,伊朗核設施受到破壞。隨著兩伊戰爭進入長期僵持狀態,1985年,伊朗決心重啟核技術,不過,由於美國竭力阻撓,一直沒能取得大的進展。90年代中期以後,恢復和發展核能源成為伊朗政府的一項重要議題,核開發力度加大。

2003年是伊核問題的關鍵節點,也是伊核危機的導火索。當年,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幹事巴拉迪率領核查團隊進入伊朗,對伊朗核設施進行了核查並給出結論:伊朗並沒有履行《核不擴散條約》。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由此開始,伊核問題延續了12年。

2015年,伊朗核問題談判終於在日內瓦修成正果,伊朗和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簽署伊朗放棄核武器開發的全面協議。這主要是因為2013年溫和派的魯哈尼出任伊朗總統,伊朗開始就核問題與各國頻頻對話。

特朗普所說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就是指2015年簽署的協議。按照協議規定,伊朗停止高丰度濃縮鈾活動,交出已生產的20%丰度濃縮鈾,接受國際核查等;作為交換,六國將不再追加對伊朗的制裁,同時放鬆部分已有制裁。

特朗普此番與伊朗再度「杠」上,不得不提1979年以來的兩國關係交惡。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美伊兩國關係惡化。同年11月,激進的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使館,扣留數十名美國人質達444天,事件被稱為伊朗人質危機。1980年,美國政府宣布同伊朗斷交。

目前,伊朗也是為數不多未同美國建交的國家之一。美伊惡化的關係,也被看作是伊朗核問題的根源。

英、法、德不支持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後果,歐洲國家深表焦慮。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此前警告美國,不要退出這一協議,否則可能引發戰爭。

伊核協議的三個歐洲簽署國——英國、法國和德國一直反對廢除該協議。5月7日,三國再次重申反對廢除伊核協議,並強調即便美方退出,三國仍將維持該協議。

德國外長馬斯和到訪的法國外長勒德里昂7日在柏林表示,不論美國政府對是否遵守伊核協議有何新決定,德法兩國都將繼續堅持遵守這一協議。

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6日飛往美國,試圖勸阻特朗普退出協議。在他看來,協議有漏洞,但可以彌補,「國際社會當前沒有比伊核協議更好的替代方案。對我來說,現在沒有相當成熟的B計劃。」

為何英、德、法三國紛紛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協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中東學會會長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經濟利益是這些歐洲國家很重要的考慮。他指出,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早在1979年就中斷了,從那以後,美國在伊朗沒有任何的經濟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鬥爭,歐洲則不然。

楊光說,歐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經濟利益,特別是油氣公司,伊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之一——南帕斯油氣田,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公司都參與開發,美國一制裁他們被迫都退出來,一簽伊核協議,他們馬上就返回。現在,美國又要否定伊核協議,他們又要退出來,所以從長遠角度看,會危害歐洲國家的經濟利益。

「另外,從近期的情況來看,中東地區的局勢若動蕩起來,面臨的最大外部威脅就是難民問題,首先受害的是歐洲國家。敘利亞已經是個很大的教訓,事實證明難民問題不僅是單純人口流入的問題,而且還能帶來恐怖主義。所以歐洲還是希望中東地區穩定。」

這裡補一個背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孫立昕曾在2014年撰文介紹,美國1996年美國出台《伊朗制裁法》時,歐盟因經濟利益受損而強烈反對。2005年8月,伊朗拒絕歐盟三架馬車在核問題上的斡旋建議,即放棄獲取核燃料,換取與歐洲加強政治和經濟關係。在長期斡旋核問題無果的情況下,歐盟態度轉趨強硬。

對中東格局的影響

歐洲擔心的問題會不會出現呢?

楊光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只能使中東地區現在的格局進一步強化和鞏固。

他分析稱,中東現在的基本格局就是兩大陣營,即地區大國沖在前面,背後有域外大國支持:一個是伊朗、土耳其為首的陣營,有俄羅斯支持;另一個是沙特為首的陣營,背後有美國支持。從伊朗目前國內的情況看,沒有條件和實力繼續搞核計劃,所以不會影響中東兩大陣營的格局;從美國方面看,美國目前推行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它在中東總體是退出的態勢,美國也不會跟著以色列走,去和伊朗發生戰爭,因為那是沒有勝算的一場戰爭。

「如果說有影響,將是進一步加深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鴻溝,但中東現在的這兩大陣營格局將持續下去。」楊光說,在這種格局下,小的衝突不斷,整個中東的低烈度動亂的形式還會持續,並不會因為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發生重大的改變。

美國決定退出後,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從這一刻起,伊核協議成為一項伊朗與其他五方的協議。」

特朗普宣布決定前一日,魯哈尼在伊朗宗教聖城馬什哈德表示,即便美國退出,伊朗也將繼續遵守伊核協議。據新華社報道,這是近段時間來伊朗官方首次明確表示伊朗可繼續遵守伊核協議。

「如果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我們對伊核協議的期望也能得到滿足的話,那將更好。」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魯哈尼的話說。

不過,魯哈尼在最新的電視講話中同時表示,在未來的磋商中,如果協議規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維護,伊朗原子能組織將重啟「任何水平」的鈾濃縮活動。此前伊朗曾多次表示,伊朗有能力重啟20%丰度濃縮鈾活動。

特朗普為中期選舉做準備

伊核協議實行三年,對伊朗來說,是經濟發展的好機會。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核協議達成之前,伊朗經濟曾陷入嚴重衰退。在簽訂協議後,據伊朗央行數據,伊朗GDP增長率在2016至2017財年達到12.5%。這主要歸功於油氣領域的大幅增長(61.6%),而非油氣領域的增長數據為3.3%。

不過,楊光分析稱,2015年協議簽署後,美國並沒有按照協議執行,特別是美國單方面的金融制裁沒有解除,伊朗並沒有從協議里受到很大的實惠,魯哈尼總統的經濟改革、開放、發展的計劃,實際上是沒有辦法落實的。

特朗普上台後,多次措辭強硬地威脅退出伊核協議,還對伊朗採取更多制裁措施,阻礙外資進入伊朗。這次更是宣布,要實施「最高程度」的經濟制裁。

對此,楊光說,伊核協議簽署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任內外交領域做得最得意、國際影響力最大的事情,特朗普威脅退出伊核協議的一系列發聲,是因為他要靠這些發聲贏得國內和共和黨內的支持,為中期選舉做準備。

至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中國的影響,楊光說到,伊朗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節點性國家,伊朗也是中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在伊朗展開以及相關合作帶來不利因素。

資料 | 新華社 國際在線 界面 《伊朗核問題的由來_發展及走向——唐志超》

校對 | 李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知見 的精彩文章:

「65後」省部級,哪裡最多?
這些「代號」背後涉及億萬資金

TAG:政知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