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跨界賦能 對話VR行業先行者51VR創始人李熠

跨界賦能 對話VR行業先行者51VR創始人李熠

原標題:跨界賦能 對話VR行業先行者51VR創始人李熠


轉載自重慶商報上游財經 


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談書


五四青年節這天,李熠因公出差到重慶,十年前從這裡走出去,又再次回到成長的地方,他的身上已經被賦予更多標籤:「中國最大虛擬現實科技公司創始人兼CEO」、「VR/AR 行業應用先行者」、「最具新銳眼光和創新精神的85後創業家」……


51VR,中國最大的虛擬現實科技公司,在房地產、汽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客戶和業務保持了每年超過 400%的快速增長。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矽谷、倫敦和法蘭克福設立研發中心,並累計獲得超過10家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近3億元的投資。

首次對話重慶家鄉媒體,李熠講述了如何創辦並領導51VR,成為中國最早也是最快將VR商業化普及的領軍企業。


一次跨界的內部創業


李熠,出生在重慶九龍坡區,重慶大學建築工程專業畢業之後,2008年加入當代置業。兩年之後,24歲的他就成為當代集團旗下最年輕的總經理,分管商業地產業務,擔任當代置業旗下第一資產商業板塊總經理。2012年,李熠擔任第一資產CEO,他把第一資產由單一的物業公司發展為包括新科技、空間運營、教育、文化體育、金融等業務的多元化集團公司,職員近5000人,持續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



▲51VR 創始人兼CEO李熠


在事業順風順水之時,李熠的一次美國之行,促成了後來的跨界創業。


2014年,李熠去美國旅遊,在朋友的家裡,他第一次領略了VR。對於一個從小喜歡打遊戲,同時又愛好科技的他來說:「一下就被擊中了!」回國時,他帶回一台Oculus Rift DK2。


商業嗅覺敏銳的李熠意識到,VR將成為一個趨勢。2015年初,李熠在當代集團內部創業51VR,並擔任CEO。從地產行業跨界到科技領域,李熠最初並沒有完全剝離主業,他一直在找最佳的結合點,「科技賦能,最終升級消費體驗。」這是他能想到的答案。


從房地產垂直行業起步,之後業務領域拓展到汽車、遊戲、教育等領域。如今,51VR團隊已累積進入國內外97個城市和地區,合作客戶超350家。自2015年成立以來,51VR在房地產、汽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客戶和業務保持了每年超過400%的快速增長。


打破常規拼人才戰略

「從我跨界到新的領域做創業,遇到的第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李熠舉了一個例子,從最初到現在,很多時候他都是親自面試員工。2015年創業之初,他面試了200個初級工程師,大概90%的工程師都拒絕了他。經過無數次總結,李熠發現,對於很多人才來說,他們並不是最看重薪酬,他們首先看中的是團隊的氛圍,還有就是有沒有頂級的高手在裡面,如果有頂級的高手大家都會趨之若鶩,都會去有頂級工程師、專家、科學家的公司。」



▲51VR團隊


「有時候如果用傳統標準來面試,第一輪的科學家或者工程師一定會被Pass掉,他們可能有些話說不清楚、也不想回答奇奇怪怪的問題,但他們可能是非常有天賦的一群人,這是我們對於人才的理解。」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才,李熠一直在學會理解和尊重。穿著隨意、不打考勤……很多大公司的條條框框,在這裡都統統被打破,「當企業文化受到認同,所有人都心情愉悅的工作,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2018年春節之後,整個科技圈都關注到一個「跳槽事件」——計算機圖形界專家王立峰正式加入51VR,出任CTO兼首席科學家。王立峰博士曾供職微軟亞洲研究院、Autodesk中國研發中心。他個人擁有16項美國專利,其專利成果在微軟及Autodesk的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


「這個行業拼的就是人才,王立峰博士無論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領導力,從學術界到工業界的轉化能力,還是培養團隊、帶領團隊的能力,都算得上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頂級CTO及科學家。王立峰博士的加盟,為51VR不斷聚集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帶領51VR的全球研發力量,共同創造『A Real World in VR』 。」


記者了解到,目前51VR 300餘人的團隊中,65%以上為計算機圖形學、機器視覺及深度學習等領域研發人員,大多來自於清華、浙大、上海交大、斯坦福、UCL、UIUC 等高校。


李熠表示,王立峰博士加入後,在三個方面重點發力:推動51VR人工智慧虛擬數據中心的研發落地;完善VR、AR、3D等泛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產品落地應用;提升研發團隊的研發水平,擴大全球研發人才儲備。


布局重慶


VR+房產打造重慶智能售房部

和中海地產的合作,是這次李熠布局重慶,第一個與房產相關的項目。


「未來的售房部不再傳統,那裡將會變成一個全新的科技案場。」專訪現場,他用iPad給記者簡單展示了這套「3D+VR 全屏無界」系統。簡單來說,只要地產開發商提供一張設計圖紙,51VR就可以快速在虛擬世界中將地產項目100%真實還原。同時,只需要一次內容製作,就能輕鬆移植到LCD拼接屏、大屏觸碰一體機、VR頭顯、iPad平板等終端設備,無死角滲透案場內外各種營銷場景。



▲3D+VR全屏無界產品實際效果圖


舉一個例子,現在大家去售樓部看房,傳統的情況還是開發商製作一個沙盤,然後給消費者講解。51VR所做的,就是將傳統的售房部智能升級,不再需要沙盤,只需要一套系統,在系統里「建造房子」。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種什麼體驗呢?其中一種場景是,購房者帶著VR頭顯設備,可以在整個「小區」里閑庭漫步,看到小區里種了什麼樹、湖景的打造是什麼樣的?甚至搭乘電梯,進入想選的樓層和房間,從窗戶看外面是什麼景色,最神奇的是還可以拿起房間里的蘋果以及任意擺件……


藉助這套科技案場解決方案,項目至少可提前3-6個月對外展示。用虛擬沙盤升級傳統沙盤全方位動態展示項目周邊配套、交通設施;用虛擬樣板間代替傳統實體樣板間,給客戶提供沉浸式看房體驗。


據了解,在重慶已經有兩家房地產商和51VR達成合作。「我們已經進入國內外97個城市和地區,在國內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實現全覆蓋,合作客戶超 350 家,落地案例超 600 個。」李熠稱,重慶也是他們在西南區域最重要的戰略布局。


VR+汽車打造無人駕駛訓練場


重慶,一座以汽車產業聞名、以電子製造見長的老工業城市,如今的它正在醞釀一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智能產業,著重為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此時李熠帶著創業項目51VR回到重慶,似乎就顯得理所應當。


▲虛擬駕駛


李熠認為,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當前最大的應用之一,而他們則堅持做好自動駕駛行業的「佈道者」。「肯定有合作,到時候會公布。」他並沒有具體透露在重慶汽車領域的合作項目,不過,對於現在所做的事情,做了一些闡述。


「我們其實是在幫助自動駕駛去解決一些問題。現在自動駕駛演算法的好壞大多與訓練數據有關,遇到過的案例機器大部分都會,沒遇到過的大部分都不會。」而目前51VR所做的就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去幫助這些自動駕駛汽車獲取海量的訓練和測試數據。


舉例來說,自動駕駛汽車在線下訓練場中,沒辦法來製造一場真實的車禍,來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性能;再比如,更簡單的訓練停車入庫系統,會有很多意料不到的情況,比如車位里有個坑……


「在沒有測試這個Bug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百萬個情況讓無人駕駛的車,處於危險狀況,可是在虛擬世界都可以創造出來,而且把這些情況加以驗證。」


對話李熠


創業經歷可貴祝福每一位創業者


記者:這次回來最大感受的是什麼?


李熠:感覺回來得有點晚,重慶是我的家鄉,每一次回來的感覺都不一樣。重慶是51VR生態布局的重要城市之一,我也看好它未來的發展。

記者:你對重慶創業環境怎麼看?


李熠:這是一個越來越充滿活力的城市,創業氛圍很濃厚,政策也很給力,近年也出現了一批知名品牌,如豬八戒網、江小白等。在我們接觸的很多重慶創業者都充滿激情,而且有很多很好的想法,所以在重慶,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合伙人。


記者:你覺得自己的經歷,對現在的創業者有沒有什麼啟發?


李熠:我是一個天生愛折騰的人,愛刺激,喜歡打遊戲,玩德州撲克。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每個創業者創業時所處的環境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創業成功概率很低,它考驗一個人的眼光、格局、毅力等。創業者的每一次經歷都是可貴的,我祝福他們。


新聞鏈接


商業模式先行暑期賣直排輪賺10


「我的兒時愛好?打星際爭霸!」李熠想都沒想的脫口而出,足以證明他對遊戲熱愛。愛遊戲到什麼程度?按他自己的話說,為了聚集愛打遊戲的「同盟」,擔任重慶大學電子競技協會會長。


可是李熠並不是一個只會玩的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在興趣中賺錢。在運營高校電子競技協會時,他不僅光明正大的打遊戲,還看到了其中商機——做賽事運營,「當時還真挺賺錢的。」


12年前的大二暑假,看很多人都在賣直排輪,李熠也去進貨,在家附近的廣場租了一間門面做生意。和其他人賣直排輪不同,同樣都賣400元一雙,李熠的商業模式是:買直排輪成會員,送免費培訓。「除了自己教學以外,還專門請了一個教練。」這一招,讓李熠的店很快從周圍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形成「壟斷」。一個暑假下來,李熠發展超過1000個會員。去除所有成本,他賺了近10萬元。


行業縱深

2021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VR市場


近期《頭號玩家》的熱映,讓沉寂已久的VR行業再次火了一把。IDC和Unity發布的2017年虛擬現實年度回顧報告《2017 Virtual Reality Year In Review》顯示,2017年全球VR應用(遊戲)總消費額達到4.17億美元,全球VR頭顯裝機量截至2017年底達1310萬套。



▲51VR 開發的Code 51遊戲截圖


從2015年的瘋狂入局之後,到2016年的爆髮式增長,VR行業虛高的泡沫很快被打破,2016年下半年,裁員倒閉、融資困難的消息頻現,VR開始經歷一場資本「寒流」的洗禮,身處VR旋渦的企業和資本也逐漸冷靜下來。再經歷2017年的行業洗牌,過去三年,大起大落VR行業如同坐了一次過山車。


記者從《2017深圳VR產業藍皮書》看到,從2015年至今,全國VR企業超過800家,深圳有近500家。2017年中國VR市場規模約為60億元,其中,深圳佔據1/3的份額,約為20億元。VR作為一種複合型技術,集感測器、圖形圖像、數據可視化、人機交互等核心技術於一體,已經在娛樂、影視、旅遊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那麼,未來VR行業的發展路究竟該怎麼走?


5G或助力VR消費端發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遭遇瓶頸期,市場發展速度緩慢,在他看來原因有幾個。比如,技術不過關、產品價格過高、市場消費力不足、使用環境受限嚴重、虛擬現實影片內容匱乏等。他特別提到,體驗感差,是消費市場乏力的主要原因。


重慶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教授駱東奇也談到,技術和市場的同步,是助力產業發展的關鍵,「有技術,沒需求,科技成果難以變現。有需求,沒技術,消費端同樣不會買賬。」

「2018年或是一個拐點,擠壓了VR行業的創業泡沫,5G技術或助力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李熠認為,5G等基礎技術對整個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核心硬體的加速迭代,會讓消費者體驗不斷提升。另外,VR產品的降價,也會增強消費端發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應用廣度不斷擴展,一個良性VR產業生態圈初步建立,形成一條集工具設備、行業應用、內容製作、分發平台及相關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


記者從VR產業市場規模分析看到,預計2018年中國VR市場將突破百億元大關。未來5年,VR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80%。預計到2021年,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VR市場,行業整體規模將達到790.2億元。


VR要和全行業融合


上月底,GMIC2018全球互聯網大會上,51VR展示了基於「家居新零售」的產品,它結合虛擬現實,再配合智能推薦,用戶行為分析,賦能家居行業,升級營銷體驗。值得注意的是,產品兼具數據分析功能,可全方位統計用戶到店後生成的所有數據,包括聯繫方式、戶型、喜好的家居風格、階層分布等,精準智能分析用戶行為數據,幫助門店多維度優化銷售策略,科學規劃SKU(庫存量單位)。


李熠說:「VR分三個層面,硬體層面國外處於領先地位;底層技術國外領銜,我們在追;但是商業場景開發,國內的VR企業是最厲害的。」他認為,做VR其實就是跨界,VR要和全行業去融合。這裡面的融合是不斷的跨界,不斷的接收專業領域的內容,用虛擬現實技術去呈現,去整合,形成一個新的物種,一個新的業態。


虛擬數據是核心競爭力


「虛擬現實其實本身就是大量的數據跟蹤。」重慶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教授駱東奇認為,VR+AI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它運用的場景非常廣泛,商品的產品功能、產品規格、產品使用場景等……在提升消費體驗的同時,同樣會獲得大量消費行為的商業數據。他強調,未來最重要的就是數據之爭。他稱,除了數據彙集存儲的能力,更關鍵是數據深度挖掘能力的競爭。


「多數人工智慧公司目前在算力和演算法兩個方面差距並不大,因此,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落在數據上」,王立峰博士也表示,人工智慧的訓練需要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而現實中數據的獲取成本很高,很難在短時間內滿足人工智慧訓練所需的數據。而通過計算機圖形學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各種條件下海量的虛擬數據,以滿足人工智慧訓練的需要。目前,這種應用場景尤其體現在自動駕駛訓練上。

這也給VR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這種虛擬數據可運用到自動駕駛訓練、無人機訓練、以及各種機器人的訓練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1VR科技 的精彩文章:

標題:51VR榮獲「十大最具價值」VR/AR科技項目獎項

TAG:51VR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