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樣板:減少「碳足跡」 攻堅減排命題

中國樣板:減少「碳足跡」 攻堅減排命題

據2018年5月7日公開的一份調研報告,全球旅遊業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8%左右。實際上,目前旅遊人次還在不斷增加,這也意味著溫室氣體排放量會繼續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就目前這份報告來說,比先前預期的要高好幾倍。全球「碳足跡」的迅速擴大已經讓業界人士給出了,徵收碳稅以及實行航空二氧化碳交易這樣的建議。

就在不久前,「智能手機是全球變暖推手」的消息不脛而走,引發了熱議。而多方專家回應該問題時表示,起因是加拿大學者的一份研究報告沒有被正確解讀,這個消息有些言過其實。

不過嚴格來說,信息通訊技術所依靠的基站和數據中心能源消耗確實與使用有關,而且報廢手機非專業化拆解也的確會在無形中增加碳排放量。

當然,人類的活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或多或少都會形成碳排放,這是無法避免的。全球變暖仍沒有停滯的跡象,種種環境影響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不斷從人類活動中尋找原因是表現之一,加快削減碳排放量甚至進行轉化是表現之二。

在這點上,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和成果是獲得國際認可的。來自「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racker)」組織網站的消息顯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趨於平穩,增長形勢大幅放緩。這歸功於煤炭使用量的持續削減,還有清潔能源的大力開發。

近年來,超低排放改造,「煤改電」、「煤改氣」等行動不斷降低生活和生產上對煤炭的依賴程度。再加上清潔煤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煤炭燃燒效率,清潔供暖更是在持續解決散煤燃燒污染問題,並且搭建可再生能源供熱框架。

再者看,我國是汽車保有量第一的國家,同樣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從公共領域的公交車、環衛車,到私家車,新能源汽車推廣成果顯著,在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物方面功不可沒。

緊接著,最值得一說的就是全國碳排放市場的建立,將進一步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作出巨大貢獻。目前,我國已經下發了多份文件支撐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面對低碳經濟轉型的壓力,碳排放交易市場探索路徑已經明朗,相關策略和建設運營將會愈發成熟。

科技,作為一把雙刃劍,既打通了碳排放路徑,也將為碳減排創造契機。軟銀集團就已經聯手能源公司,試點「區塊鏈可再生能源交易」,目的是利用C2C機制促進減排。科技巨頭IBM也在探索區塊鏈平台與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模式。

未來,我國是否也會在區塊鏈和碳減排之間找到市場化的連接點,將其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框架中呢?尚未可知,但是能確定的是,我國將多角度攻堅碳減排命題,加快挺進低碳經濟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環保在線 的精彩文章:

產銷量增長逼近100倍 我國新能源汽車加速轉型
正向激勵疊加逆向抑制 生活垃圾分類或打翻身仗

TAG:中國環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