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齊聚倫敦大學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齊聚倫敦大學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2018年5月初的倫敦有著難得而持續的晴朗天空,陽光撥開往日凝結的烏雲,明媚透徹。倫敦作為《資本論》的誕生地,是馬克思主義發展成熟的地方。時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多項紀念活動在這裡如火如荼地展開。5月5日,由英國馬克思紀念圖書館舉辦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研討會」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舉行。來自中國、英國、德國、印度、南非、古巴等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齊聚一堂,就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生態等領域的可持續適用性及其理論創新展開討論。研討會吸引了超過300名聽眾來到現場,會場中時常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馬克思主義提供改造世界的工具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羅文東研究員以《馬克思在歷史主體觀上實現的根本變革》為題進行大會致辭。羅文東表示,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使無產階級意識到本身的地位、需要和解放的條件,為共產黨人完成歷史使命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解放作為奮鬥目標,逐步確立和實行人民主體思想和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英國工黨影子內閣大臣約翰·麥克唐奈(John McDonnell)在演講中表示,馬克思主義依舊適用於不斷發展變化的當今社會,作為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對英國工黨影響深遠。麥克唐奈認為,在衡量思想理論的價值時,該理論與當今時代發展是否契合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在金融危機爆發十周年之際,回顧馬克思主義發展,人類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不減反增。英國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互聯網時代零工經濟興起,英國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總書記西塔拉姆·亞秋里(Sitaram Yechury)在演講中提出,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今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之一,為人類思想之爭提供了解決方案。亞秋里表示,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研究資本主義危機的理論,更是研究社會主義的創造性科學。通過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得以豐富發展,同時理論發展也進一步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照進現實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教授本·芬恩(Ben Fine)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理解具有歷史穿透力,馬克思基於其所在社會現實的研究在當代依舊具有指導意義,指引人民改造世界。芬恩認為,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具有自明性。勞動價值論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是理解當代資本主義本質的解碼器。資本主義隨著自身發展,其複雜性逐漸積累,體現在經濟、社會、技術、媒體、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馬克思早已預測到這種複雜性的增加,並指出,正因如此,才要求勞動價值論簡明清晰地破除這種複雜性。勞動價值論的重要性不僅體現為其對資本主義社會,乃至其他社會現實本質的揭示,更體現為其在破解複雜、變化的社會問題中的適用性。

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研究員安妮-卡瑟琳·克魯格(Anne-Kathrin Krug)表示,馬克思搭建的研究框架在當代西方社會依舊適用。儘管社會問題的複雜性不斷加深,技術發展使商品社會的外在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深層次的社會關係仍保持著規律,馬克思主義仍是深刻理解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克魯格認為,馬克思指引人民反思生產模式,分析指出人民在思考剩餘價值從何而來時,並沒有將之與勞動密切聯繫,揭示了隱藏的社會過程在影響社會認知中所扮演的角色。

「現代社會中,應該有一種引領性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如何勝任,這裡的關鍵是,其如何進一步獲得學術有效性,能否基於中國實踐對中國難題的破解形成新的話語體系,成為建構當代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的核心指導思想,從而產生其實踐的有效性。」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馬克思主義理論部副研究員李瀟瀟表示。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勞動歷史系客座教授瑪麗·戴維斯(Mary Davis)向記者表示,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與相關性需要通過學界共同努力,將馬克思主義應用於21世紀經濟社會問題的解決中,進而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戴維斯表示,通過匯聚國際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及議題設置,此屆大會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不同經濟社會現實中的強大適用性,這種適用性可以延展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指引未來

羅文東表示,早在170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預見到在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世界性的生產和交往。雖然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沒有直接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們從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作出了科學的預見。

氣候變化等問題嚴重挑戰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學榮休教授泰德·本頓(Ted Benton)闡釋了馬克思的生態學及其當代相關性。本頓將人類勞動歸納為兩類,即生態制約型勞動和生產改造型勞動。本頓認為,相較於大多數工業生產等生產改造型勞動,生態制約型勞動更注重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更尊重自然規律,因此值得普遍推廣。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艾倫·布萊克韋爾(Alan Blackwell)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克思精準預測了技術發展對勞動力市場產生的影響。馬克思指出,機器具有替代工人的技術與力量,機器具有精湛的技藝,機器依照機械法則運行。而工人的勞動將簡化為活動的抽象。馬克思的表述恰好適用於對當下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影響評價。當今時代,演算法是機械法則,資料庫是活動的抽象。然而,資本在計算機網路以及存儲服務中的表現形式較為不同。數字經濟中的勞動並非具體機械產品的製造,而是活動抽象程度的增加。每一節數據都代表了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這些數據在人類與技術互動的過程中被採集,併產生經濟價值。布萊克韋爾提出,未來努力的方向是創建可供所有人參與互動,實現人生意義的多種信息系統,同時人類活動收益可以在參與者中進行更為公平的分配。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商學院勞動與全球化教授烏蘇拉·胡斯(Ursula Huws)同樣認為,馬克思主義在理解21世紀資本主義發展中具有可持續適用性。

海爾格特公墓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中,公墓綠蔭環繞,在一條林蔭小道的盡頭,矗立著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馬克思的墓碑。碑上刻有兩段英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以及「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時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代表團前往拜謁,墓碑前的鮮花在陽光下嬌艷盛開,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依舊閃耀著真理光輝。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和澳大利亞如何評價科研影響力
張翼: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階層結構變遷與消費升級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