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疆史上最強融資背後:榮耀、危機與焦慮齊飛

大疆史上最強融資背後:榮耀、危機與焦慮齊飛

本周三(2018年5月9日),大疆創新最新一輪融資方案終於出台,領投方(約五六家)將定增額度瓜分完畢,每家出資至少一億美元起。在本輪融資中,進入第三輪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不超過20家,D/B比例為1.5:1。目前,10億美元融資已基本敲定。

至此,大疆這場唱了一個多月的「融資大戲」終於落幕。


大疆史上最牛融資:D/B股認購比例1.5:1,募資超計劃30倍

作為毋庸置疑的獨角獸,大疆此次融資採用的是競價方式,與一般的公司私募融資大有不同,其設定了一套競價規則:投資者須認購一定比例如同「無息債」的D類股才能獲得B類股投資資格。

無疑,大疆正以「史上最強勢的融資方」的角色,完完全全的主導著這場「融資大戲」。

今年4月初,大疆新一輪融資10億美元股權融資曝光。據悉,首輪競價結束,有近100家投資機構遞交了保證金和競價申請,認購總金額超計劃30倍以上。為了篩選出合適的投資者,大疆開啟了第二輪競價。

截止4月15日15:30,其第二輪競價最高5億美元(單個投資機構投資額上限)的平均D類/B類股的認購比例為1.61:1。有關機構測算,大疆投後估值或將達到240億美元。

4月20日,大疆第三輪競價開啟,內部人士透露,此次競價,有投資者報出2:1比例,甚至有更高價格,但最終仍未入局。

最終,這場「融資大戲」以中小投資機構出局,近20家機構入選落幕。

然而在同一天,也就是在此次融資的節骨眼上,大疆卻被爆「落選美國交通運輸部無人機試點項目」。


融資盛世背後,大疆卻危機四伏

從此次入選美國交通運輸部無人機試點項目的名單看,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高通、微軟、AT&T、英特爾等均有入選。而身為全球最大民用無人機廠商,大疆向美國交通部提交了約十二項申請,但都未入選。

在最強融資和意外落選的巨大反差之下,我們似乎看到了大疆背後的隱憂,在其高速發展掩蓋下的警鐘已然響起。


盛世警鐘一:危機國家安全

據悉,此次美國交通運輸部的無人機試點項目旨在生產數據,以協助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制定規章制度,來安全地大規模整合無人機。大疆的落選,無疑和美國較為重視的國家安全有關。

眾所周知,大疆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主要以售賣無人機產品為主。據悉,大疆2017年營業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80%;凈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出口。

據深圳海關相關數據顯示,僅2017年上半年,深圳無人機出口量同比去年增長1.1倍,主要出口地為歐美,拉美等新興市場。除此之外,全球海外無人機市場約有94%的產品來自中國,其中大疆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70%。

毋庸置疑,大疆已是全球出貨量最大、銷售額最高、市場份額最大的無人機企業。

然而,這樣的體量,對於美國這一極為重視航空科技的國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尤其對於無人機這類可被應用于軍工場景的產品來說,危及其國家安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以以色列為例,這一全球公認的無人機強國,在去年7月被爆其國防軍購買了大疆的消費級無人機Mavic以及「經緯」Matrice 100無人機,分別應用於在敵方拍攝高質量的視頻與為投放臨時炸彈的ISIS恐怖分子製造障礙;另據相關報道,類似的產品,大疆還賣給了法國。

當然,這兩款大疆無人機並不是軍用無人機,但其「被軍用」卻給「國家安全」帶去了不小的威脅。甚至有人稱,大疆會成為軍工概念股。這樣的威脅,美國怎會坦然接納。


盛世警鐘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逐漸遇冷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到,目前世界上有三十幾個國家或地區研製了數百種型號的無人機。僅美國就有超過50家大學、公司和政府機構在開發150餘種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在中國,也已有300多家單位在生產無人機。

其中,消費級無人機行業內主要企業包括深圳大疆、法國Parrort、美國3D Robotics,以及國內知名的昊翔科技、零度智控和億航。

一直以來,儘管各家都在加大投入,但從出貨量、銷售額和市場份額上來看,大疆一家獨大已是業內公認的「秘密」。

圖 | 消費級無人機公司梯隊

隨著這兩年全球消費級無人機企業紛紛遇冷,如美國老牌無人機廠商3D Robotics宣布完全終止生產無人機,並已轉向軟體開發;國內的昊翔、億航、零度等公司被接連曝出裁員信息;法國Parrot公司也經歷了裁員,並向商用無人機轉型。

目前全球範圍內,競爭對手疲軟,反而使大疆2017年業績實現逆勢增長,市場佔有率增高至80%以上。這也使得大疆更進一步的穩固了自己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領頭地位。

但是,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遇冷是行業現狀,在這一背景下,大疆業績的增速也不得不放緩。2017年12月,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發布《2017-2018中國民用無人機發展報告》就指出,經過前三年飛速發展,國內消費級航拍無人機因技術發展、使用場景、市場格局固定等因素,已暫時進入緩慢發展時期。

此外,艾瑞諮詢也預測,2025年國內無人機750億元的市場規模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專業級應用市場的貢獻。

Grand View Research對消費級無人機的預測最為悲觀,該機構認為到2024年,全球消費級無人機的年銷售額將下降到41.9億美元。

儘管幾乎獨佔市場,但41.9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實在「微小」,這也在無形中限制了大疆的發展。


盛世警鐘三:飛行安全與隱私

當前無人機的應用範圍雖然在不斷擴大,不過在應用的落地和市場擴大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比如「黑飛」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2017年的數年時間內,僅京津冀地區就發生近200起不明空情,違規飛行呈逐年上升趨勢。時至今日,雖然國家也出台了相關監管政策,但是「黑飛」事件仍舊時不時上演。

反映在無人機的銷量上,大疆創新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其2017年銷售額達180億元,較2016年增長80%。但這一業績增長本可能更多,但「黑飛」事件和各地監管政策對銷售產生影響。

此外,與「黑飛」並駕齊驅的還有「隱私」問題。

2017年,因為擔心潛在的網路安全漏洞問題,原本對大疆開放了300多項豁免權的美國部隊暫時停止使用其無人機設備。

在這之後,大疆推出一種私人飛行模式。開啟之後,大疆無人機以及控制設備在飛行階段不會產生和外部的通信,從而保護用戶隱私。

不過,這只是「隱私」問題的一部分,是關於用戶本身的隱私保護。

在一部分用戶手中,不管是正面的案例取證,還是反面的故意侵權,無人機都成為了一種「窺探他人隱私」的工具。

在案件審理中,原告方操作無人機對被告作為商業秘密保護的化工裝置和設備進行了秘密拍攝;

在城區飛行中,無人機飛手操縱無人機飛入住宅,對他人隱私進行拍攝和記錄……

對於無人機整體行業來講,不管是「黑飛」還是「隱私」,對其未來的良性發展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作為該行業的「領頭羊」,在每一次事件發生之後,大疆都會成為人們第一個盯上的目標。


盛世警鐘四:來自互聯網巨頭的衝擊

實際上,除以上顯而易見的隱憂之外,真正讓大疆最為焦慮的,應該是互聯網巨頭未來的衝擊和威脅,他們才是最兇悍、最難纏的對手。

而在這份沉甸甸的名單里,有順豐、京東、美團、菜鳥......哪一個都足以攪動風雲,讓人談之色變。

眾所周知,無人機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無論在民用領域的植保和測繪,還是軍用領域的偵查和補給,甚至是生活中的旅遊自拍,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過,如果論到市場容量,快遞和外賣就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毋庸置疑。

但是,這個市場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京東2016年提出「三級無人機」體系以來,於2017年宣布投200個億,在全國範圍內建上萬個無人機機場。目前,在無人機技術研發方面相對成熟,他們已經自主研發了3大系列6款機型,並已經投入到實際物流配送中;

2017年3月27日,順豐快遞公司獲得了來自民航華東管理區頒發的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未來將實現在36小時內通達全國。目前順豐已推出多款無人機機型,最大有效載重5-25公斤,最大載重15-100公里;

馬雲掌舵下的菜鳥物流也不甘示後,同樣是在2017年,它的無人機在杭州完成了龍井第一采,讓獅峰龍井頭茶提前了兩個小時上市;

美團無人配送團隊在無人車和無人機領域已經完成多輪研發迭代,申請了超過60項技術專利。而目前美團外賣的峰值訂單是平均每天1800萬單,未來可能會達到平均每天1億單;

在這個龐大的市場體量下,其所需的無人機數量也將是極其恐怖的。但是,這其中卻幾乎沒有大疆什麼事,因為這些所需的無人機都是順豐和京東們自主研發,而不是從外界採購!

也就是說,在快遞和外賣這個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應用領域,大疆已經被拒之門外了。


最後

儘管從成立伊始直到現在,大疆的發展速度堪稱奇蹟,不僅奠定了其業內第一的地位,同時還極大的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但是,任何前路都將有著無數未知的挑戰,大疆也終將會面臨愈發棘手的難題,屆時才是真正考驗的時刻。

盛世之下必有隱憂,願大疆警鐘長鳴、且「飛」且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從Ambr開始,一個95後想做的區塊鏈公鏈革命
定位「對話即應用」,在應用場景中實現「對話」的真正落地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