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場戰役,秦始皇敗得很慘,史記里卻評價另有隱情

這場戰役,秦始皇敗得很慘,史記里卻評價另有隱情

提起秦始皇,對他的評價大多都是長勝帝王,但是秦始皇真的一生未嘗一敗嘛?還真就不是,而且還有一次大敗險些動搖了秦國的根基。那就是秦始皇在征伐楚國的時候,二十萬大軍大敗,險些全軍覆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是有那麼幾點原因的。

當時秦始皇本想派名將王翦去征伐楚國,但是王翦秉承一貫的高價,要了幾乎是秦國全部可調動兵力的60萬大軍。這對秦始皇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威脅了。如果王翦這個時候謀反的話,他是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的。所以他把眼光放在了新生將領李信的身上,因為這位僅僅要了20萬軍隊。而這個時候王翦因為自己沒被啟用,而告了病假,回老家養病去了。

之後李信用了一年的時間便攻打到了楚國首都壽春,但是這個時候卻突然下令回撤,把攻打目標放在了自己的後勤基地——郢陳。隨後楚國大軍發動突襲,一舉擊潰了這二十萬大軍。而這裡就有幾個疑點了,首先就是李信為何突然回撤?第二王翦為何自己沒有被啟用便告了病假?第三就是按照秦國的法律,這個時候的李信應該處斬,為何後來卻能夠繼續帶兵打仗?

先說第一點,李信為何突然回撤,其實這點很好解釋,那就是郢陳出現了變故,而這個變故絕對和秦國的前任宰相昌平君有關。在決定攻打楚國的時候,秦始皇便把時任宰相的楚國公子昌平君排離了核心圈子,而昌平君也心甘情願的去駐守郢陳,所以絕對是李信大軍在攻打到壽春的時候,昌平君在郢陳發動謀反,李信為了自己的後勤保證只能撤退。

而王翦之所以告病假是有兩個理由的,而這兩個理由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知道李信必敗無疑。所以他告病假一是為了避嫌,以防別人陷害李信的失敗與他有關。第二就是為了拿架子,因為李信失敗,所以秦始皇只能再去找他,這樣一來他的話語權會變的更重。

而李信之所以沒有因戰敗被殺就更好解釋了,因為這位不僅戰功赫赫,而且這次的戰敗可以說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郢陳雖說是他的後勤基地,但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郢陳可是秦國的境內,這個責任無論怎麼算都算不到李信的頭上。

也正是這次敗仗,王翦再一次鞏固了自己秦國軍方第一人的地位,而秦始皇也真正的相信了王翦的忠誠度。至於李信可以說是最慘的那一個了,毫無過錯的打了一場敗仗,為秦始皇背了一個黑鍋。還險些被抄家滅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楓歷史閣 的精彩文章:

除了五姓七家之外,歷史上還有哪些富貴到了極致的門閥士族?
吐蕃當年讓唐朝跪地求和,為何打不過孱弱的宋朝?武力值是關鍵

TAG:靈楓歷史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