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恐怖 > 到底該不該教孩子早點識字?

到底該不該教孩子早點識字?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越早開始識字,將來智力水平越高。持此觀點的家長都在孩子兩歲左右,甚至在孩子一歲前就開始對其進行識字,包括買幼兒圖書在睡前給孩子講解,逛街時也抓住機會教寶寶認文字。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識字時採用簡單的抄、默等方法,機械地死記硬背,這種方法效果很差,並且損害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厭學情緒,扼殺了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揮。

識字是上學以後的事

與主張「早起步」的家長不同,也有家長認為,識字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兒階段不應當進行識字教育,識字應是小學教育的任務。教育家盧梭就認為幼兒過早識字毫無意義。

的確,晚識字不見得一定會影響智力的發展。據記載,清朝的戴震9歲時才會說話,10歲時才入私塾讀書,而後來他卻成為集哲學家、數學家、訓詁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為一身的學者;北京大學副校長陳章良教授在7歲之前也不識字,而他不到30歲就成為博士生導師。這說明,識字早晚和以後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然而,早期教育研究顯示:3歲前沒有開始識字的幼兒容易患語言「小兒麻痹症」,以致進入小學後閱讀困難,適應能力差,影響智力發育,造成終生障礙。0到6歲大腦處於記憶能力最強階段,是識字的關鍵期。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天才發生學」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歲開始閱讀的經歷。由此看來,學齡前兒童的識字教育還是有必要的。

順應規律結合實際

每個漢字都是音、形、義有機聯繫的符號刺激物,幼兒學習漢字有利於右腦開發,而右腦的開發對兒童智力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0到6歲學會2500個字,能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同時,3至6歲的幼兒正處於興趣廣泛、精力旺盛的年齡,而閱讀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

當然,如果將識字早晚作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標準是很片面的。3歲以前的兒童思維特點是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和動作,不可能通過抽象概括認識事物的本質。即使能認一些字,也是機械記憶,就是把文字當成一種圖形強行記憶,很快就會遺忘,這樣會增加大腦的負擔。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好學,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孩子識字不僅要順應兒童學習的規律,更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多觀察、多了解,培養孩子對識字、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異故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衛生院賣過期葯,患兒服後病情加重嘔吐發燒,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勞動教育對寶寶成長的好處

TAG:靈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