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愚公的故鄉——道教名山王屋山

愚公的故鄉——道教名山王屋山

道教名山王屋山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道教文化歷史悠遠,傳說中,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

距今約六千年前,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在王屋山崑崙丘仰觀天象,俯察地形,並設壇祭天祈福,取法天道,「推演太極八卦」「定方正位,授時推歷」「剖分天地,析理萬物」「開劫度人,度盡蒼生」,開啟了中華文明之先河,而後軒轅黃帝在結束統一華夏的爭戰後,也曾經在王屋山設壇祭天。

時至春秋時期,道祖降聖化為老子曾隱居於王屋山悟道,而後出關留下千古名著《道德真經》。繼道祖之後,在王屋山隱居悟道者比比皆是。

道祖降聖

戰國時,沖虛真人列禦寇雲遊王屋山,搜集眾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所著《沖虛真經》(《列子》)一書,成為道教傳世之作,著名的故事《愚公移山》就出於此。

到東漢時,著名高道、學者魏伯陽在王屋山煉丹修身,著有《周易參同契》,全書托易象而論煉丹,參同「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而會歸於一,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等等,從而闡明煉丹的原理和方法,為道教最早的系統論述煉丹的經籍。

後來,著名道教醫學家、煉丹家葛洪曾長期在王屋山煉丹修道,以及上清派宗師魏華存魏夫人、唐代高道司馬承禎等等也都曾經在王屋山修道。

自此,王屋山因歷代高道仙真雲集而奠定其「第一洞天」的不朽地位,也因為沖虛真人所著《列子》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更被世間大眾所熟知。

回顧王屋山道教發展,從軒轅黃帝設壇祭天開始,道文化從這裡生根發芽;到東漢道教創立,各個歷史時期都有道教代表人物在這裡活動,王屋山道文化就與中華五千年文明一路相伴。可以說,千百年來,道教發展興衰的整個歷史過程在王屋山都有所反映,它是道教發展的一面鏡子,是中國道教史的縮影。

倘若愚公知曉擋住他家門口的大山竟有如此淵源和地位,想來也能欣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玄門 的精彩文章:

海子的死和他對道教氣功的誤會

TAG:道教玄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