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楊振寧希望到100歲出一本《天大亮集》

楊振寧希望到100歲出一本《天大亮集》

整整十年前的2008年1月,楊振寧攜手愛妻翁帆出版了他的個人文選《曙光集》。

楊振寧在這本書的前言中寫道,魯迅、王國維和陳寅恪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史上的一個長夜。幸運地,中華民族終於走完了這個長夜,看見了曙光。我今年85歲,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應替我看到……

如今十年過去,第二本反映楊振寧治學之路和心路歷程的新書《晨曦集》正式發布。

在《晨曦集》發布會上,楊振寧表示,當時覺得改革開放30 年,看見了曙光。此後10年間,國內和世界都發生了巨變,曙光已轉為晨曦,所以這本新書取名為《晨曦集》。

他還表達了另一個心愿:我希望到100歲的時候就再出一本《天大亮集》。

為何早早確定了下一本書以「天大亮」為題?楊振寧的回答是,曾經認為天大亮恐怕要再過30年,自己看不到了。但是隨著祖國飛速發展,「看樣子如果運氣好的話,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參加這場發布會的嘉賓都是絕對的重量級。

除清華大學現任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教授外,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秉林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大中教授這兩位清華大學前任校長也到會參加。

《晨曦集》發布會現場

此外,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資深研究員、物理學家余理華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首晟教授,南開大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教授等一眾物理學名家也在現場見證了新書發布。

對比十年前的發布會,除了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當時出席的還有「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夫人、北京大學教授許鹿希,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等人。

前後兩本文集,內容相同之處在於都收錄了楊振寧對於物理學術研究的論文、演講甚至書信等文章。

不同之處在於,《曙光集》有「二十世紀一個人的歷史,二十世紀一個學科的歷史;也反映了二十世紀一個民族的浴血重生的歷史」。而《晨曦集》則是在中國走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更加充分的展現了楊振寧本人的那份家國情懷。

在早年間,楊振寧還曾出版過兩本書。

1985年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了楊振寧的第一本中文隨筆集《讀書教學四十年》,1987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了該書的影印本。書中記錄了楊振寧數十年的人生經歷。此後,楊振寧又再度出版一本《讀書教學再十年》。

楊振寧在發布會上致辭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看到,新書收錄了楊振寧近段時期來頗具代表性的文章,不僅有他關於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熱點問題的專論,有對研究生培養問題的看法,還收錄了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聲明。

此外,書中還有家人、好友記錄楊振寧生活和工作點滴的文章。書中有一篇文章是翁帆所寫,題目為《楊振寧先生的「精」與「傻」》。

她寫道,有人認為楊先生為人很「精」,這與我所認識的楊先生的為人處事的態度卻是完全相反的。

「楊先生做人做事總是客觀秉承著對與不對的原則,個人的利益從來沒有在他的思考範圍內,也從來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明哲保身態度。我看到的楊先生不是很『精』,而是非常地『傻』。」

同時,翁帆也披露了楊振寧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生經歷。例如,楊振寧1971年夏天回國探親,返回美國後在許多大學和好幾個中國城做了介紹新中國的演講。而這一舉動招來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多次的「談話」。

去年8月,楊振寧回到南開大學,以參加物理前沿會議和座談會的形式慶祝自己的95歲生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趙忠賢、「量子通訊之父」潘建偉、國防科技大學校長鄧小剛少將等紛紛到場為他祝壽。

今年下旬,楊振寧將迎來他的96周歲生日。從看到「曙光」到迎接「晨曦」,楊振寧用了10年。再看到「天大亮」,楊振寧只給了自己4年時間。這不僅是楊振寧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更是對祖國的高速發展與崛起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這位部長,從海外來
打破神秘!朝韓峰會幕後真正談判操盤手現身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