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電業再掀海外併購 海爾、海信、美菱同時盯上一塊「肉」

家電業再掀海外併購 海爾、海信、美菱同時盯上一塊「肉」

美菱已放棄、海信說有把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海爾、合肥美菱和海信同時盯上了一塊「肉」。

斯洛維尼亞家用電器製造商Gorenj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收到三份收購要約,分別來自海爾、合肥美菱和海信這三家中國公司。

海外併購對於頻頻出海的家電廠商來說,不算什麼新鮮事兒,但三家中企先後發起收購要約的大陣仗,讓事態發展備受各界關注。

不過,目前,美菱和海信已紛紛作出回應,美菱稱放棄競購,而海信電器方面稱參與競爭的是自己的大股東海信集團(文中簡稱海信)。

有消息稱,在激烈的競爭過後,海信以約2.93億歐元的最高報價取勝,將在15天內宣布收購Gorenje。海信集團方面對此消息表示不置可否。但有接近海信人士透露:「確有必勝的把握。」

1

海信不惜高價志在必得?

斯洛維尼亞Gorenje公司的主營業務系廚電相關產業,以彩電為主業的海信電器收購它,似乎意義不大。而在多元化上進行嘗試的海信集團如若將其收入囊中,則可在廚電、白電上進一步擴張。

Gorenje於1950年成立,擁有從業員工1.1萬人。其以東歐和德國為中心展開白色家電產品銷售。公司每年製造的大型家用電器超過350萬台,其中80%的產品都以公司品牌進行銷售。除家用電器外,Gorenje還生產陶瓷,廚房和浴室傢具,並提供能源,生態和貿易領域的服務。

對於海信集團而言,這一收購如若完成,其或可以在歐洲市場更快打開新空間。

目前海信集團旗下有海信電器、海信科龍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並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著名商標。其海外分支機構覆蓋美洲、歐洲、非洲、中東、澳洲及東南亞等全球市場,歐洲市場是近幾年包括海信在內的家電廠商一直想搶佔的一塊「肥肉」,其更是想通過一系列動作通過歐洲市場向全球傳遞其高端品牌的形象。

體育營銷就是其在近年來屢屢嘗試的一個方式。繼2016年成為歐洲杯頂級贊助商,海信於2017年4月6日宣布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官方贊助商。而在歐洲市場再購入一家品牌,必然會助力其市場拓展和品牌轉型。

據了解,日本松下公司目前持有Gorenje上市公司10.7%的股權,有市場分析師認為,由於松下近年來堅決執行其全球戰略轉型,大面積剝離其早年經營的家電資產,是次收購中松下或擔當了中國公司與Gorenje之間資本掮客的角色。

Gorenje並未批露具體的競購價格,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報價最高的海信集團提出每股12歐元的控股約束性收購條件價格,這相當於GRV9日收市價格溢價1.65倍,若以此要約價格估計,其總市值將一躍升至摺合3.47億美元。

2

海外併購風險多 還需睜大眼睛

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頻現海外收購,如創維收購德國電視機製造商美茲,海信收購有「液晶之父」之稱的夏普電視在北美的業務,海爾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相關資產,美的集團斥資40億歐元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

而日本和歐洲家電品牌公司也積極出售其家電版塊業務,中方資本樂為接盤方。

可見,中國家電企業通過海外併購方式進入全球市場,是擴大規模的有利途徑,但需注意海外併購同樣存在風險。家電企業需看好標的質量及預估整合效果再出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EOS和其他公鏈相比到底有哪些差別
《杭州藏書史述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