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司馬懿殺人全家卻漏一人,其子孫篡了司馬江山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司馬懿殺人全家卻漏一人,其子孫篡了司馬江山

很多人認為晉朝司馬氏的江山,來得太不正當,屬於得國不正,所以很多人對晉朝嗤之以鼻。其實這話也在理,司馬懿善用陰謀詭計,通過政變多了曹魏的軍政大權,曹家幾代人建立起來的帝國瞬間落到司馬氏手中,這江山的坐的也太輕易了。不過,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司馬懿篡了曹魏的江山,卻不幸漏殺了一人,此人的子孫百年後又奪了司馬家的江山,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吧。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曹爽麾下的謀士桓范曾建議曹爽將小皇帝曹芳擄到許昌,效仿曹操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惜曹爽目光短淺,不但沒聽從桓范的建議,還很傻很天真的以為即便自己失敗,也能安穩富足地度過餘生,他恐怕真的是被司馬懿的慈眉善目給忽悠住了。高平陵之變後,曹爽沒能如願以償,還落得個誅三族的悲慘結局。不過桓范卻意外的活了下來,還被官復原職。

可惜桓范不甘心苟活,於是他在作死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桓范出洛陽時,曾大肆叫囂,說司馬懿必反,也不知道桓范是不是缺心眼,司馬懿大權在握,反是遲早的事情,但誰也不說出來,難道就你桓范未卜先知嘛。司馬懿得知有人「誣陷」自己謀反,自然要來個殺雞儆猴,很不幸桓范也受到了跟曹爽一樣的待遇,誅三族。可惜,司馬懿做事不幹凈,漏殺了一個人,讓桓家得以延續,而且正是這個人的子孫,篡奪了司馬江山。

漏殺的是桓范的兒子桓楷,桓范被誅三族,桓楷僥倖逃脫。逃了的桓楷就躲了起來,報仇是不可能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報仇了,啥本事也不會,當個小老百姓都算勉強,好好撐過自己這輩子,多開枝散葉,萬一子孫後代里出了個能人,或許還能幫桓家雪恥。要是人家桓楷是個實在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桓楷報仇,百年不晚。桓楷的孫子輩果然出了個能人,此人就是三次揮軍北伐的東晉權臣桓溫。

桓溫是東晉的霍光,獨攬東晉軍政大權,皇帝在他手中不過是個傀儡,他廢黜了晉廢帝司馬奕,開了晉朝權臣罷黜皇帝的先河,當然晉朝也沒多少皇帝可廢了,因為很快篡晉的人就要登上歷史舞台了。桓溫死後,其子桓玄全盤接管了父親的遺志和權柄。桓玄的野心比桓溫還要打,他不願當霍光,他想當皇帝。桓玄用了三十年時間,終於篡奪了司馬家的江山,公元403年,桓玄逼晉安帝禪讓,建立了桓楚政權。

看到這一幕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當年司馬炎就是這麼乾的,如今桓玄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司馬懿會作何感想,用一句話調侃一下司馬懿: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勸化 的精彩文章:

蒙古遠征為何愛屠城,原因只有七個字,換你也會這麼做的!
近代中國三位最具爭議的人,日本人恨的牙根癢,中國人視之為國賊

TAG: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