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油價,走勢趨於平穩

國際油價,走勢趨於平穩

近期,國際油價走高。倫敦布倫特油價和紐約油價一度漲至76美元/桶和70美元/桶左右,均升至2014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在高位震蕩。本輪國際油價上升勢頭始於2016年,目前價格比2016年初翻了一番有餘。

究其原因,供需是油價上漲的最大推力。首先,世界經濟逐步復甦,能源需求恢復快速增長。儘管風能、核能等新能源的推廣及節能技術的應用,對石油需求形成擠壓,但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增量將達到150萬桶,為3年來最大增量。其次,面對持續低迷的油價,各方在搶奪市場份額的激烈角逐中恢復克制,供應過剩得以緩和。2017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較好地履行了石油凍產和減產協議,美國頁岩油生產步伐放慢,國際原油供需平衡大為改善,油價穩步上升。俄羅斯、沙特等國由於財政收入增長,一致同意將減產協議延長至今年底,且可能再次延長至2019年。第三,中東熱點地區的政治風險猶存,突發事件此起彼伏,在趨於平衡的市場背景下,供應中斷的隱憂強化了價格支撐作用。第四,弱美元加大了油價漲幅。2017年以來,美元在很長一段時間表現疲軟,進一步推高了以美元計價的油價。

展望全年,石油市場依然存在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對經濟增長和貿易投資構成威脅。同時,面對油價走高的誘惑,各國擴產衝動漸強。綜合支撐因素與風險因素,今年國際油價有望維持在當前較高水平。

長遠來看,國際油價長期走勢將趨於平穩。當前國際石油市場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歐佩克對原油供給和價格的控制力減弱,美國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而美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正在大力優化環境、吸引製造業迴流,未必樂見過高的能源價格。

得益於頁岩油開採技術進步及能源政策調整,美國原油產量自2012年開始呈爆髮式增長,成為全球原油供應的最大增量。相對於傳統油井,頁岩油具有較強的生產彈性,加之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因而能對價格作出迅速反應,成為影響油價的新勢力。當前美國原油生產雖有所放慢,但依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今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將刷新紀錄,繼續推高原油產量。IEA預測,美國最遲將在2019年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儘管目前美國仍是石油凈進口國,但依託高彈性的頁岩油生產,其通過貿易手段調節庫存、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在不斷增強。

加快發展石油生產、實現能源獨立是當前美國能源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美國油氣行業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加快技術革新,提高油氣競爭力,進而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石油業的振興,有助於降低其國內能源成本,使其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逐漸形成製造成本優勢,促進位造業加速迴流。

(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研究員)

張小瑜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9日   22 版)

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山西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加快建設智慧醫院
山西首屆簽約文學評論家成果豐碩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