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石對話 雕刻的藝術

與石對話 雕刻的藝術

每一次雕刻過程都似和石頭的對話。

與石對話

雕刻的藝術

鎖定天津國際2018年5月11日中午12:30,晚上19:45。

1

從零開始 細膩入微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盧東開始了和石頭的緣份。

今年50多歲的盧東本職工作是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行政人員,平時多和各種表格打交道。工作之餘的時間,他都投入到石頭雕刻這件事上。如今他雕刻石頭已經有十三年的時間了。

他的雕刻風格以細膩入微著稱,不僅形似,還能表現出主題的動態美。因為雕刻技術的精湛,2017年,他也因此被業內人士推舉為天津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印石雕刻專業委員會的會長。

用筆在石頭上畫出相應的紋路,十幾年的刻石經驗,讓盧東看到一塊石頭後可以直接在上面勾勒出想要的圖案。

盧東曾經學過繪畫,擅長以精謹細膩的筆法著稱的工筆畫。他的雕刻作品也和以京津冀地區為代表的北方石頭雕刻的粗纊風格不同,更偏向於以福建紹興地區為代表的南方細膩精巧的表現方式。

盧東的作品不僅形似,甚至細節的把握也堪稱精美。

盧東的作品,在選材上包羅萬象不一而足,既有號稱中國四大名石的珍貴石種:青田石,壽山石,也有偶然在路邊拾得的普通石材。

盧東的作品中,以現實生活中的植物和動物為主題的占多數。比如蜷曲在枯樹中的蛇,努力攀登的小青蛙,緩慢爬行的小蝸牛,甚至趴在葡萄藤上的蟬,還有石頭上的螃蟹。

盧東的石雕起步於印石協會,他不僅秉承了協會每個月舉辦活動的傳統,定期讓會員們互相交流學習,還鼓勵老的會員多拿好的作品給新的會員學習。給新人們教授雕刻的技法和相關知識,把當年的受益方式回饋給更多的人。

從零開始,把工作之餘的點滴時間一點一滴的利用起來,把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石頭,用手中的刻刀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可擺設增彩,也可手中把玩。未來盧東的雕刻之路還在繼續,相信有更多唯妙唯俏的作品會在他的手中誕生。

2

內含章法,外看舒服,

和名貴無關,和技巧有關

李景洲二十多歲時,在當時的工作單位遇上了一位酷愛雕刻的同事,幾把鋼刀,一塊印石,割鑿磨挫之間,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出現在石頭的頂端。他被這簡單的步驟吸引,從零基礎起步,開始了印鈕雕刻的學習之路。

後來他又和以京津冀為主的北方地區印鈕雕刻名家張金玲先生學習雕刻技藝,使自己的雕刻技法更加純熟。

他的作品主要圍繞中國傳統歷史傳說中的神獸形象,其中以螭虎居多,有時搭配來源於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飾。整個作品表現出天津地區典型的印鈕雕刻風格:簡括,精鍊,圓健,渾厚。

印鈕簡單來說就是印章頂部雕刻而成的裝飾品,唐朝以前人們使用的印從不離身,需要在印頂部打個小孔繫上繩子,以便隨身攜帶。印鈕最早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人系佩於身。後來逐漸成了審美賞觀的特徵。

李景洲雕刻印鈕,多使用推刀的刀法,這種刀法力度較大,使刀和面產生塊面結構,有一定的韻律感。

在幾年的時間裡,李景洲不僅在實踐中摸索出了新的刀法,還在實踐中製作出了不同的工具。

獸鈕的雕刻講究韻律,同時還要兼顧主題形象的內在氣勢。李景洲形容一件好的作品,就如同一幅畫,一副字,內含章法,外看舒服,和名貴無關,和技巧有關。

他認為,每一次作品的雕刻過程都似和石頭的對話、溝通,這樣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雕刻出來的效果也是獨一無二的,他要把這些獨特的瞬間多多的保留下來,成為他和石頭之間的獨家記憶。

李景洲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放刀堂,在他的眼裡,工具甚至比已經做成的作品,更加珍貴。這就是李景洲,一位天津的印鈕雕刻者。

Hello 天津/愛小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國際 的精彩文章:

手術中的微雕藝術

TAG:天津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