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消亡後的太陽會是什麼樣子

消亡後的太陽會是什麼樣子

消亡後的太陽會是什麼樣子


所有的恆星都會消亡,再過50億年,太陽最終也會消亡。一旦太陽上的氫耗光,太陽激動人心的終篇就會拉開帷幕。首先它會向外擴張變成一顆紅巨星,然後會撕裂並壓縮成一顆白矮星。


但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對此天文學家有了一個新的答案,而且總結的栩栩如生。

一顆恆星的壽命長短與它的體積相關。根據NASA所述,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其直徑約有140萬公里,約是地球的109倍。黃矮星的壽命約有100億年。我們的太陽目前有45億歲,已是年近半百了。


一旦太陽上的氫耗盡,它便會開始消耗較重的元素。在這個不穩定並狂暴的階段,大量的星球物質會噴射進太空,並且太陽的體積會擴張到現在的100倍大,成為一顆紅巨星。然後紅巨星會縮小成一顆差不多地球大小但密度極高的白矮星。


由太陽的紅巨星時期噴射到宇宙中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體會被這顆冷卻中的白矮星所照耀。但是這個雲體是否可見還存在疑問。根據研究報告,大概有90%的消亡恆星會噴射出可以存留數千年朦朧的塵埃光暈。但是按照數十年前建立的電腦模型計算,恆星噴射出的雲體要想亮到可以被觀測到,那麼恆星的質量至少要是太陽的兩倍。


然而由電腦模型預測出的和實際星系中閃閃發光的星雲卻有著出入。正如模型預測的一樣,在年輕的螺旋星系中可見的星雲是超大質量恆星的產物,當它們來到生命的終點時會輕鬆製造出發光的塵雲。

但是充滿質量較輕的恆星的古老的橢圓星系中星雲同樣也會發光。而根據之前電腦模型的預測,這些恆星是根本無法製造出可見星雲的。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記錄道,關於低質量恆星的生命末期能否製造出可見的星雲這樣一個令人困惑而且顯而易見的矛盾形成了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


為了破解謎團,科學家們建立了預測恆星的生命周期的新電腦模型。


根據最新的運算方式,一旦擴張的紅巨星向外噴出塵土和氣體形成的星雲,新的模型顯示紅巨星升溫的速度是老模型的三倍。加速升溫的過程可以使像太陽一樣的質量較低的恆星也可以噴發出可見的星雲。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Albert Zijlstra是這篇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在一項聲明中他表示:「我們發現比1.1倍太陽質量小的那些恆星會製造出暗星雲,而比3倍太陽質量還大的恆星會製造出更亮的星雲。」


「但是除此以外,我們預測出的星雲亮度和實際觀測到的亮度還是比較接近的,」他補充道。「25年了,謎團終於解開了。」

這個新發現也於5月7日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自然天文學》雜誌的網站上。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尼爾泰森認為「世界地球日」設置的很奇怪
女性大腦比男性大腦活躍多了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