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惠稼祺——我與中醫有個約定

惠稼祺——我與中醫有個約定

惠稼祺——我與中醫有個約定

我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孩兒,對於中醫知之甚淺。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第一次接觸中醫來自武俠小說,金庸筆下的「蝶谷醫仙胡青牛」的醫術讓我沉迷。人的一生總是充滿各種可能性,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我選擇了相伴一生的中醫,我心無悔!

我自小體弱多病,能走到今天,時感幸運,也時常感恩父母的付出以及上蒼的饋贈。高中時期我就立志學醫,高考後如願被中醫專業錄取。自此,我才一步步走進中醫的世界,在中醫的海洋里盡情徜徉。

大學生活確實絢爛多姿,但我並沒有迷失自己,在醫藥氛圍濃厚的校園生活中,我更多的時間是在書海中流連。中醫根植於古代傳統文化之中,記得我第一次在圖書館接觸中醫的古籍,那是一本醫案,名字已記不太清,對於書中的治療方法也一知半解,但對書中大醫的醫術卻是由衷地敬佩。

隨著學習的深入,愈發感慨中醫的博大精深,愈發感嘆學習中醫要有一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般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讀經典,古人的求學熱情確實讓人自愧不如。傳言薛生白亦是遍訪名醫,當他得知一位僧人醫術高明,便隱姓埋名默默地為其掃地、做飯,終習得上等醫術,成為一代大家。學醫之路還很遙遠,我們需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負那最耀眼的星空的等待。

在大學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僅學習課本知識終覺淺顯。在老師與醫生的引導下,我也開始拜讀更多的醫書。從《黃帝內經》到《難經》,從《傷寒雜病論》到《神農本草經》,我都一一品味。讀第一遍時不求甚解,略有所獲,再讀又有了新的領悟。

我尤其推崇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讀後漸漸明白為什麼眾多學子在學校跪拜醫聖了。我熟背了《傷寒雜病論》,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張仲景老先生的方子治好了一些小病,心中泛起一絲喜悅。

我至今學習中醫已快三年,平時的學習成績尚可,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中醫醫師,書本的知識遠遠不夠。要想學有所成,需要更多地勤學實踐,跟師參悟。學校的學習氛圍很不錯,我課餘時間除了熟讀經典,記筆記,也跟師學得了一些臨床經驗,非常受益。

現在,我對於中醫的愛與日俱增,情之深如沉睡後蒲扇下的和風,如黃昏暴雨初霽的晚霞。學習中醫,要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執著,更要有「共一生繁花,譜一世年華」的情懷。我與中醫的約定是一輩子幸福的約定,我會用心去譜寫最動人的情歌。

常迷卷中回春法,晨風暮雨醉岐黃。

不圖書中黃金屋,只求卷中救人術。

百書千方尋醫道,懸壺濟世為蒼生。

【「我的中醫藥故事」有獎徵文活動專業組複賽作品。作者:惠稼祺。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衛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人衛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