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曾和魯迅同在一組織,投筆從戎後立功無數,死後竟葬在此地

他曾和魯迅同在一組織,投筆從戎後立功無數,死後竟葬在此地

魯迅先生曾經棄醫從文,丟下手術刀拿起筆杆子喚醒中國人。而有一位開國少將,卻丟下筆杆子,拿起槍杆子保衛家園。他就是我們新中國的開國少將劉秉彥。

劉秉彥將軍出生在河北省,他學習刻苦,有著紮實的知識基礎,17歲時就加入了著名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魯迅先生一起「並肩作戰」。之後還去北京大學進修過一段時間。

當時,國內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內戰進行,外敵侵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劉秉彥看到這一幕幕,決定棄筆從戎,他選擇加入人民自衛軍,之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抗日期間,他曾擔任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的政治部主任,還擔任過第十軍分區的參謀長司令員等職務。在百團大戰中,也有過他的身影,在河北的反掃蕩戰役中,也立下汗馬功勞。

劉秉彥曾經在堡壘戶死裡逃生一次,當時日本軍隊前來掃蕩,劉秉彥正巧在村子裡辦事,於是村民生出一計謀,他忍痛將自己剛過世的女兒隨便找個地方埋了,然後讓劉秉彥躺在棺材裡。

劉秉彥躺在棺材裡,村民將棺材埋在土裡,給他在棺材上打了一個洞讓他呼吸。然後,這一躺就是兩天之久,等到日本人離開之後,村民趕緊把劉秉彥救了出來。

抗戰勝利後,劉秉彥依然在河北地區,他和國民黨部隊鬥智斗勇,先後解放了唐河、保定、雄縣等地,參加了平津戰役,在河北的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劉秉彥的整個軍事生涯都獻給了河北省,劉秉彥對河北有著很深的情感,他曾經立下誓言,死後一定要把自己葬在河北,他要為平津地區的老百姓們站崗守衛。

1996年,83歲的劉秉彥少將病逝,人們按照他的遺願將他葬在河北省雄安縣的一個小學裡。如今雄安縣被列為國家計劃,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正在熠熠閃光。相信當地的人們也能銘記這位將軍,了解他對這篇土地的眷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