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走下神壇 華為手機國內國外「兩頭吃香」

蘋果走下神壇 華為手機國內國外「兩頭吃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1日訊(記者 李方) 美國某媒體近日刊文指出,「中國消費者不再像以前那樣把美國產品理想化,這對蘋果和特斯拉來說是壞消息」。近年來,食品、個護、手機、家電,甚至汽車產業,中國品牌全面崛起。尤其是體積小、迭代快的手機行業,不但飽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也同樣大賣。

「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外國品牌」,這一觀念已經過時。據瑞信銀行近期的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日益表露出「對本土品牌的偏愛」。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由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品牌主導,蘋果是唯一躋身前五的外國品牌。

據IDC中國季度手機跟蹤報告顯示,一季度,華為繼續保持市場領軍位置,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9%;OPPO和vivo排名第二、三;位居第四的小米,出貨量實現同比約41.8%的增長。蘋果排在第五位,出貨量同比增長2.5%。

如果從市場份額來看,華為繼續穩居國內市場老大位置,一季度市場份額24.2%,排在第二、三、四名的剛好也是OPPO、vivo和小米。蘋果以1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位,還不到華為的1/2。

瑞信銀行中國消費者研究部門總監查理?陳說:「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不再一味相信所謂外國品牌更好的觀念。如今他們認為中國很好,『中國製造』還不錯。」

近年來,國產手機在性能、工藝、拍照和創新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價格更實惠。更重要的是,和高冷的外國品牌相比,本土智能手機更懂中國,提供許多符合中國用戶習慣的服務、軟體、數據支持等,方便度提升了好幾個台階。

這也正是三星和蘋果在中國市場上份額越來越少的原因。雖然蘋果CEO蒂姆?庫克曾把中國視為蘋果的下一個大市場,但過去兩年中,這一夢想漸行漸遠。瑞銀報告稱,隨著中國消費者智能手機升級周期的延長以及本土品牌的崛起,蘋果在中國市場可能無法重返2015年的巔峰狀態。

另一方面,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龍頭老大華為,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產品搶灘國內和國際市場。華為手機不但在國內十分流行,在國外也廣受好評。

據近日英國知名科技媒體Stuff對全球主流手機的評分排名,2018年消費者可購買的最佳手機中,華為最新旗艦機P20 Pro打敗所有主流旗艦機,排名第一。Stuff稱華為P20 Pro是目前世界上最棒的手機,沒有之一。

排名二、三的分別是三星S9和蘋果iPhone X。Stuff認為,雖然蘋果三星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但華為用P20 Pro將他們倆甩到了後頭。

就中國市場而言,細究之下,華為的品牌定位和策略和OPPO、vivo、小米又有很大不同——OPPO和vivo定位於年輕人的拍照手機,由流量明星代言,在電視節目中有很強的品牌存在感;小米強調高性價比,受到技術流、實用型用戶的喜愛。而華為是唯一一個能夠跨越覆蓋高中低端的品牌,既受到商務用戶的喜愛,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目前,華為Mate系列主打中高端商務,每代Mate旗艦系列研發經費超過1億美元,最新的MateRS保時捷版定價大步跨入萬元機區間,挑戰蘋果地位。華為P系列主打商務時尚,是新技術的主要發源地。華為榮耀系列主打時尚性價比,目標年輕學生群體。

「未來全球手機廠商只剩3家,即蘋果、三星和華為,並且還會繼續減少。」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說。到底誰會減少?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首發全球產業展望GIV 2025 23萬億數字經濟待發掘
馬云:如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院子里種菜

TAG: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