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球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十大案例

全球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十大案例

原標題:全球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十大案例


城市開放空間指的是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共綠地及公園等,主要是與專用空間(運動場等)相對。城市開放空間可以分廣義和狹義去理解:廣義是指城市中完全或基本沒有人工構築物覆蓋的地面和水域;狹義是指城市公共綠地。


從19世紀開放空間的概念被提出以來,首先在城市規劃界引起重視。隨著它的理論研究和規劃實踐的發展,地理學、建築設計學、景觀設計學、景觀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等多個學科也參入其中。現在,城市開放空間已成為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熱點,其規劃設計也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協作。

城市開放空間設計10大案例


1. 賦予新含義——丹麥SLA事務所的夏洛特花園


城市復興經常需要我們重新利用一個空間,因為其結構和功能不再適用。景觀項目能賦予一個舊空間新的涵義:它沒有與過去之間的聯繫,但卻標誌著一個美好的未來。其中一個案例是丹麥SLA事務所的夏洛特花園。


2. 景觀增強——加拿大蒙特利爾皇家山公園


公眾住宅能建立該城市與周邊自然環境之間的廣泛聯繫。因為其半郊區位置和建築容量的漸變密度,這些區域能成為都市區和自然區之間的過濾器和入口。這個策略已用於蒙特利爾皇家山公園(Parc du Mont Evrin)景觀設計中,是增強其周圍景色最突出的一個案例。



3. 參考背景——廣東中山岐江公園


讀懂景觀、抓住其特性能夠融合一個背景(海邊、河邊、鄉村)下的每個項目。最棒的一個案例是廣東中山岐江公園。


4. 重組——美國波特蘭丹拿溫泉公園


許多城市建築干預彼此分離,互不相連。這樣,城市結構混亂不堪,需要恢復遺失的平衡。開放空間就可以達到重組效果,美國波特蘭丹拿溫泉公園(Tanner Springs Park)就是這樣一個案例。


5. 重新連接——紐約高線公園


重新連接一個空間是修復一個城市之前被結構或基礎設施切斷的城市部分之間的聯繫。從城市復興的觀點看這些障礙物都能成為連接該城市的橋樑,其中的一個案例就是紐約高線公園。


6. 填充——荷蘭阿姆斯特丹Funen Blok K


填充空間是通過插入新建築增加人口密度的舉措。該策略包括社會住宅和社區服務,促進經濟增長,提供品質人生和活動,這些都是提高社會凝聚力和城市復興的機會。由NL Architects事務所設計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的Funen Blok K,是體現該策略的案例。


這個三角形的基地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歷史文化中心和新建港區之間,這裡原本是一個停放牽引車的停車場。基地的東邊和南邊分別是一棟超過300戶的公寓樓和辦公空間,這些屏障保證了基地不受鄰近鐵路的噪音干擾。在這個半開放的空間內部設置了一個鬆散隨意的路網系統,其中包含了16個小型的單元。這些『Hidden Delights』建築高度從9米到18米不等。整個基地上演了從公共開放到私人私密的空間轉變。

7. 拆析——美國紐約中央公園


拆析正好與填充策略相反。該策略要移除建築元素,建造出供公眾使用(之前並不存在)的開放空間。該策略的一個案例是美國紐約中央公園。



8. 重置——荷蘭阿姆斯特爾芬Zonnehuis養老院


為了提高社會凝聚力,有時要重新設計該社區的中心,稱其為重置。集中設計一個區域,不同的社交團體都可以使用,特色明顯。Hosper事務所的荷蘭阿姆斯特爾芬Zonnehuis Care Home養老院項目就是這樣的一個設計案例。



9. 改造——英國倫敦國王十字池塘俱樂部


空間改造包括使用現有材料建造出一些重新定義該區域的新東西。這點能在英國倫敦國王十字池塘俱樂部中體現出來,該城市中心無名和未利用的公共空間被重新設計成遊樂場和泳池。


10. 多樣性——丹麥哥本哈根Superkilen三色城市公園


多樣性意味著規劃現有的環境,這樣市民就能很容易地認出,明確其空間的功能,但每個開放空間需要依據治理、層級和可讀性進行明確。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丹麥哥本哈根Superkilen三色城市公園。



過去三十年,由於我們缺乏城市生活經驗,也沒有能夠吸取國際特別是美國的城市化和城市建設的教訓,沒有能夠以人為本地規劃設計我們的城市,也沒有能夠尊重生態自然系統地規劃設計我們的家園,以至於今天留下了一個個百病纏身的城市。


但在今天,我們已經有了親身的城市生活和環境體驗,到了該反思這樣的城市設計的時候了,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最高決策者在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把開展城市設計、建設宜居城市和生態城市,作為未來城市工作的重點之一;住建部隨後也提出了「城市雙修」(城市修補和城市生態修復)的工作計劃。


內容摘自:大略設計


原文鏈接:http://www.dalue.cn/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37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料 的精彩文章:

美日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的真正原因

TAG:一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