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藝節目有劇本?聽聽這三位綜藝導演怎麼說

綜藝節目有劇本?聽聽這三位綜藝導演怎麼說

現在的綜藝節目,好像都已經不流行劇本了,雖然之前不少綜藝被爆有明顯的劇本設定。

近幾年,隨著國內真人秀快速發展,同質化現象嚴重,觀眾的審美也愈發挑剔,如何滿足他們不斷升級的評判標準?筆者認為,要麼就有不露一絲痕迹的超級劇本,要麼就真實發生,因為有時候生活比劇本要精彩得多。

還記得《奔跑吧2》首播時,針對挑戰全英文演講的環節,就被質疑有劇本存在,而跑男隊長鄧超坦言事先不知道,「我們真的沒有劇本,等了半天導演才告訴我們晚上的安排,嚇得好幾個人要退出了」。甚至自嘲:「其實我的英文辭彙量真的不多。」

無獨有偶,《極限挑戰4》首播,開場便是極限男人幫共同參加一個大型新聞發布會現場。一位「記者」當場犀利提問:「黃磊的神運算元,很多人說是演出來的,所以想問一下,節目里這些,是不是都有劇本?」

黃磊機智回復,「已經錄了三季,三十六期,我們當時一共寫了七十多個劇本呢,我們每個人都負責背兩個劇本呢,現在這個台詞我背的還可以。」不得不說,這波反諷實力回應了「有劇本」這一說法。

所以,當下的綜藝是否有劇本存在,不妨聽一下三位知名綜藝導演都說了些什麼。

《中國詩詞大會》執行總導演劉磊

沒有任何腳本選手都是真才實學

「我們的節目是沒有任何腳本的,我們只是把場景布置好,讓選手們充分展示自己的詩才。」5月6日,《中國詩詞大會》執行總導演劉磊在重慶市奉節縣談及該節目製作時稱,「(節目上的)選手想表現出自己真正的詩才,完全靠自己的努力。」

圖為《中國詩詞大會》執行總導演劉磊(右一)

《中國詩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自主研發的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一經播出便紅遍全國,熱度經久不衰,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中國詩詞大會》最大的成績,在於它真正地讓詩詞熱了起來,讓從前被人們認為高冷的、被束之高閣的內容真正有了溫度,讓所有熱愛詩詞的人心有了熱度。」

《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稱,製作節目最欣慰的是「讓一些對詩詞敬而遠之的人真正喜歡上了詩詞」,「它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變得熱氣騰騰,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

「節目背後的故事太多,我談些大家經常會問的問題吧。」劉磊說,《中國詩詞大會》沒有任何腳本。

首先,《中國詩詞大會》沒有任何作假、暗箱操作,選手的命運不是由導演組安排的,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實力。

第二,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對詩詞如數家珍、對答如流,全憑其自身的積累,並無提示。

第三,百人團選手都是因「真材實料」而被選拔出來的。

第三季的總冠軍雷海為用詩詞打開了未來生活的另一扇門。第二季選手白茹雲答滿了十道題之後,她的故事也更加深入人心……這些故事,在傳頌中國詩詞文化風采的同時,也激勵著同樣熱愛詩詞、懷揣夢想的人們。

顏芳表示,「之後我們還會去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五季,可能還會有更艱難的路,道阻且長。但是我們有這份熱情、有這份信心,繼續把這條路走下去,繼續把這個品牌打造好。」

一年級·畢業季總導演徐晴:

這檔節目沒有劇本,但是有台本、有任務

作為「一年級」系列綜藝,2016年湖南衛視《一年級·畢業季》繼續走進上海戲劇學院,袁詠儀、張智霖夫婦帶領科班生隊和陳建斌帶領的旁聽生隊展開各種任務的較量。

說到節目中的學員們,要麼是中戲、上戲、北電錶演系的大四學生,要麼是對表演充滿熱情和夢想的帥哥靚女,節目24小時記錄他們的學習排練、情感生活,可謂是有顏值、有看點,以至於有觀眾認為這檔節目不像真人秀,更像一部偶像劇。

圖為《一年級·畢業季》總導演徐晴(左一)

對此,節目總導演徐晴認為,是什麼不重要,好看才重要,「準確地說,我們是一個校園紀實節目,比傳統紀錄片多一些劇情提煉的手法,還是偏真人秀。其實我最在乎的是你們喜不喜歡看,你們認為它好不好看,這才是最關鍵的。」

她還強調說,真人秀的台本和劇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這檔節目沒有劇本,但是有台本、有任務,比如我們會給出兩支隊伍『團戰』的任務,但執行任務的具體過程完全是他們自由發揮的,沒有什麼劇本。」

《熱血街舞團》副總導演曉晴

「我真的只編規則不編劇情」

反轉與衝突自然是吸引眼球的兩大法寶,可這些場景到底是真實發生的情節還是按劇本演出來的戲碼?

值得注意的是,在《熱血街舞團》首播的幾處情節轉折點中,不乏有網友通過彈幕的形式表達質疑:「這明顯是演的」「這是導演安排好的吧」——其實,這不能怪觀眾「多心」,去年某綜藝節目就曾被當事人爆出過「按劇本演」的內幕。

「真不是演的。」《熱血街舞團》副總導演曉晴舉例道,節目里的一個舞蹈團隊中有位名氣很大的專業舞者,很多人在還沒比賽前就認為,這位舞者會是最後的贏家。在兩位明星召集人鹿晗和王嘉爾看完這個團隊跳舞后,大家都以為那位舞者會被明星選中晉級。

然而,兩位明星首先選擇的卻是團隊里的另外一位較年輕的舞者,引起了觀者的不少熱議。曉晴解釋道:「我們當時都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我們甚至沒想到兩位明星會走過那麼多身邊的舞團,第一個奔向他們舞團去選人。」

曉晴補充道,寫本子與順流程的確是她的兩項重要工作內容,可是她編的不是劇情,而是規則。不過,她對這方面的負面評價也十分開朗:「能夠讓網友覺得是演的、是寫好的故事,其實證明我們真人秀做得非常成功,堪比電影電視劇的情節啊!一開始我還覺得網友想像力太豐富了,但後來想想其實挺開心的。」

《熱血街舞團》副總導演曉晴

在規則上下功夫、磨創意,就能收穫讓觀者怦然心動的「劇情」——這已成為曉晴用實踐檢驗出的真理。她回憶起一次對流程的修改,心中頗有成就感。

那是剛剛錄完一天的淘汰賽,曉晴與她的團隊卻突然感到,如果接下來按提前安排好的規則,繼續淘汰選手,未免顯得不合時宜,於是臨時把下一個環節改成請明星帶戰隊完成限時編舞的任務,以此調節現場氣氛,增加團隊凝聚力。

所以說,好看的綜藝,往往真的是無劇本或者干預少才成就的,對於當下,這一點好像顯得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中新網、北京晨報、北京晚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尖綜藝榜 的精彩文章:

TAG:指尖綜藝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