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如果張學良拚死抵抗,結果會怎樣?

九一八如果張學良拚死抵抗,結果會怎樣?

「九一八」後,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關內,結果導致東北四省全境淪陷,日本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繼而開啟了全面侵略中國的進程。但假設彼時的張學良率部拚死抗日,戰爭的走勢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很多人覺得當時中日兩國實力懸殊,九一八事變中無論東北軍抵抗與否,最終東北的淪陷都只是時間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問題遠不止這麼簡單,其時東北經過張作霖苦心經營,資金充沛,彈藥充足,不僅能夠滿足很多輕型武器的自給自足,而且還從國外購置了大量裝備。

在張作霖的多年培養之下,東北軍的坦克、飛機、大炮一樣都不缺,無論是裝備的數量還是質量都比關內的晉系和桂系強很多。而相比之下,此時的關東軍有多少人呢?即便加上警察滿打滿算也不過兩萬人,而武器基本上就是步槍而已。

此時的張學良手握二十幾萬軍隊,要說把日軍趕下海有點狂妄了,但只要稍加抵抗,鬼子絕不可能那麼絲滑地拿下東北全境。當時的日本內閣里主戰派還沒有佔到主流,一旦關東軍的軍事行動受挫,主戰的勢力肯定會遭遇極大的政治阻力,那麼日軍佔領東北,甚至是全面侵華的計劃就可能中途破產。

然而令日本內閣大跌眼鏡的是日軍進攻瀋陽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遇見一次像樣的抵抗,就連一貫謹慎的石原莞爾都覺得搞不好是這位小張同志在憋大招。當時瀋陽等地已經淪陷,錦州是東北最後的關鍵城市,如果錦州丟了,可以說東北就沒了。

此時張學良把遼寧省政府和司令部遷到了這裡,並把東北軍主力近20萬人都集結在錦州周圍。面對二十萬東北軍,已經追到城下的那點關東軍如果撲上去搞不好就得全體「玉碎」。這個時候南京國民政府明確下令,張學良指揮東北軍進行抵抗,不得再放棄錦州。然而少帥卻是從容入關,只是揮揮衣袖就把家底送了,甚至連樣子都沒裝一下。

日本內閣從九一八事變後本來主張與南京國民政府談判,可萬萬沒想到次次都有驚喜。如此一來,主戰派得勢,內閣全體辭職,軍部一家獨大,全面侵華正式進入倒計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作為古徽州的一部分,婺源在江西好還是在安徽好?
夏威夷,當地震和火山一起爆發,破壞力比珍珠港偷襲還大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