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酸」確是詩歌的正宗味道

「酸」確是詩歌的正宗味道

舉頭天外之想

撲去俗塵三斗

自打嘗試寫作詩詞以後,自己就多了一些諸如「詩人」、「才子」之類的頭銜。

對此,確實是敬謝不敏,因為自家的水準自家知道,我還沒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而「舊夫子」、「老學究」之謂也時有耳聞,這就多少有些揶揄,甚至譏諷的意味。

於彼看來我這「食古不化」的行為是在「開歷史的倒車」,迂腐而不合時宜。

如果非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彼之感受,就是「酸」,且是深入骨髓的「酸」。

細細品味,正宗的詩歌味道除了「酸」還真找不出第二種。

所謂文人寫的「酸詩」,大抵是如此。

有種「酸」源自抑制寒微的「憤懣」。

詠史

【西晉】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西晉推行門閥制度,出身寒微的人,即使有才能也不會受到重用。而世家大族子弟不管有無才能皆能佔據要位。

左思家世儒學,出生寒微。雖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卻在當時的門閥制度下屢不得志,只好在詩中地表述自己的抱負和對權貴的蔑視。其中不無酸意。

一位身居高位的詩人,大概是少有人說他的詩是酸的。

有種「酸」源自體察人生後的「愁楚」。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身居要位,官拜宰相。參照上條,應該是不會寫出酸詩的。

但在這闋詞中,晏殊闡明了一切美好事物到最後都必然會消逝的共性,誰都無法阻止,句中混雜著眷戀和悵惆。縈身的酸氣。

看來,好詩多是酸的,與詩人地位高低無關。

有種「酸」源自歷盡坎坷後的「悲涼」。

贈妓雲英

【唐】羅隱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末詩人羅隱很想藉助科舉考試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十上不第」。一生懷才不遇,十分潦倒。

這首詩羅隱用雲英姑娘遭遇的不平,陪襯自己心中的牢騷。酸氣也是逼人的。

詩人自戀,故多愁善感。

詩人多寫送別、諷喻、相思、愛戀等內容的詩句。

在送別友人時詩人會沾巾,在思人時詩人會望月,在懷古時詩人會不平,在看到落花時詩人會惆悵……

真是矯情十足。

而正是這些矯情叫人鼻酸,因為讀者會深有共鳴。誰的一生沒有悲歡,誰的一生沒有離合,誰的一生沒有坎坷。

這樣的「酸味」,多少會有些女兒態,少了丈夫氣。但比起市儈氣、銅臭味不知要馥郁到哪裡去。

無酸不好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碧榭 的精彩文章:

古詩中的「蘋」、「蘋」、「萍」,你能分得清嗎?

TAG:流碧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