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教育——你是個合格的老師嗎?

家庭教育——你是個合格的老師嗎?

以前經常聽到電視里的廣告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現在忽然覺得,這句話似乎有些片面。

家長們,請捫心自問:你是個合格的老師嗎?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貫徹孩子們一生的重要教育。孩子們看到的第一個人,聽到的第一句話,說出的第一個字......這些都是在家庭背景下發生的。父母更是要陪伴孩子走過大半生的人,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然而,令我困惑不解的是:現在家長的文化水平已普遍提高,為什麼他們卻仍做不好孩子的老師呢?

1

父母應樹立正確的模仿榜樣。

五一假日,我和朋友去了瀋陽的張學良帥府參觀,但其中有一對父母的行為,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當時在室外展出了中國第一輛民生75型汽車,要求遊客只許觀看,不許攀爬。有一對比較年輕的夫婦,帶著年齡不大的女兒也來參觀,他們直接把孩子抱到了車裡,然後說著:「來,寶貝,擺個造型,媽媽給你照相。」

顯然,這位媽媽的心理是:我的孩子很小,不重,不會把車坐壞的,而且我們只是拍張照,沒關係的。

那麼試問,如果每個家長都是這樣的心理,還有秩序可言嗎?這位媽媽根本沒有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好模仿是幼兒突出的特點,幼兒好模仿別人的語言、動作和行為。此時他們正處於好奇心強的模仿階段,而父母又是他們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人,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的行為。最關鍵的一點是:由於他們的心理尚未成熟,無法明辨是非,所以他們很容易學會不好的行為。

此時,就需要父母為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模仿榜樣。父母應規範自身的行為,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將孩子向好的方面引導。

我曾經思考,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話還無法說明白的孩子卻將手機玩的特別明白。大概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並沒有樹立良好的榜樣。

正是因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孜孜不倦地玩手機,孩子產生了好奇心,並模仿了玩手機這個行為,所以才會變得和父母一樣,沉迷手機無法自拔。而作為父母,他們往往並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反而去責怪孩子。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映射的其實往往是父母的問題。

2

父母應時刻規範孩子的行為。

過了幼兒期,孩子們漸漸成長,他們的成長環境除了家庭還有學校,甚至還有社會;他們接觸的人除了父母還有老師、同學,還有社會上必要的交流。

他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父母此時似乎有了更重的任務:時刻注意孩子身心的變化,不斷規範孩子的行為。

每個孩子都是一棵小樹,每位父母都是一位園丁,小樹要靠園丁的修剪才會筆直健康的生長。

我一直很慶幸自己可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的媽媽一直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問題,當我出現問題時,她總是會坐下來和我進行朋友般輕鬆而又充滿教育意義的談話。她的話不嚴厲,卻深刻。她並不是要求我怎麼做,而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我舉一些例子,然後建議我怎麼做。她給我思考的空間,並不想著控制我的思想。她在我最動搖的時刻,以朋友的身份走進了我的內心,無論是清晨一起散步,還是飯後一起運動,她總是適時的和我溝通交流,從此我們似乎可以無話不談,我的問題都可以毫不避諱的向她請教。

我的爸爸在初三之前和我的交流很少,起碼在我的印象里很少,他不善言辭,又並不是完全的嚴父形象,他似乎把教育都交給了媽媽,而作為老師的他負責起了我的學習。但是,要說起改變了我們關係的關鍵契機,大概就是初三時,我收到的那封來自爸爸的手寫信吧。

當時我面臨中考,但成績起伏很大,物理成績慘不忍睹,鬱悶並且不自信,似乎對學習也不太上心。但是,讀完爸爸的信,看到了他的語重心長,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我在偷偷的大哭一場之後,重拾起信心,以認真拼搏的態度面對學習。之後我們又通過幾次信,但那封信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意義非凡。

所以我很慶幸可以遇到這樣的父母,在我動搖的時候,在我鬆懈的時候,如果他們沒有發現,或是發現了卻沒有用正確的方法規範我,那麼我一定會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

GIF

教育是講究方法的,「虎媽貓爸」的方法未必適合每一個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深刻了解孩子,明白在哪個時期他們會出現什麼問題,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就如前面所說:

不要要求他們怎麼做,而應建議他們怎麼做。

不要試圖控制他們的思想,而應尊重並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

家庭教育是本深刻的書,家長們也在學習的路上,不是學習別人的方法,而是學習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

當你成功走進孩子的內心時,你就會發現教育水到渠成。因為那時,連你們也不知道,你們已經成了孩子們奮鬥的動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十手賬 的精彩文章:

TAG:初十手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