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酷派告小米,一堂生動的「專利課」

酷派告小米,一堂生動的「專利課」

原標題:酷派告小米,一堂生動的「專利課」

大家都在預測,上周已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文件的小米,將成為繼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以來科技行業最大的IPO,小米估值或將達到800億至1000億美元。

正當小米好事將近,酷派卻出來給「雷布斯」添堵了——國產手機老牌廠商酷派公司宣布,對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多項發明專利提起侵權訴訟和行政處理請求,目前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裁定被告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本次侵權產品包括紅米Note4X、小米6、小米Max2、小米Note3、小米5X共五款熱門手機型號。

這起看似簡單的侵權糾紛,但背後充滿了大公司之間的「謀略」。如果不是在小米上市關鍵時刻,酷派也許就不會告了,關注的人也不會多,小米直接交給法務去處理也可以了。但發生在上市當口,此事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個公共事件。

當然,這件事情很大概率會私下和解,因為在上市前夕,小米再有底氣,也不會選擇高調去打一場法庭戰爭。酷派卡著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用意也很明顯,小米停售這些型號手機,既不能給酷派帶來直接好處,也改變不了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格局,所以大概率的結局就是酷派以此掙一筆錢,改善一下現金流。最終酷派還是酷派,這事既救不了酷派,也整不垮小米。

或許,這件事情在轟轟烈烈的開場之後,是悄無聲息地收場,但給中國手機企業提了個醒,那就是專利始終是中國手機廠商頭上的懸劍。

大家都知道,專利一直是中國多數手機企業的短板和軟肋。就拿小米來說,小米去年已成為印度市場的冠軍,不過此前在印度也遭遇過專利狙擊。如何補足自己的專利短板,是中國手機企業共同面臨的一道難題。靠著全球最大的中國市場,中國手機廠商的體量確實成長得很快,可是,我們這些手機廠商畢竟歷史不長,特別像小米這樣的企業,可謂是平地起高樓。企業成長的很多步驟可以縮短,但專利的積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難以縮短,難以速成。很多東西都能買到,但專利往往是非賣品,摩托羅拉和愛立信手機業務當年「賣身」的時候,都不包括專利,因為專利要留著當「搖錢樹」。當然,專利多的手機企業可以通過相互授權來解決,而專利少的,就只能繳納高昂的專利費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國手機企業,出貨量很高,利潤卻不高的原因。

「一流企業賺專利費,二流企業賺設計費,三流企業賺加工費」,雖然這樣的說法有點偏頗,但在專利已經成為智能手機行業「護城河」的今天,中國手機企業無論是上市,還是出海,甚至是在國內市場,專利都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所以,用更專業,更有預見性的方式,去處理涉及專利的事務,對於中國公司,特別是日漸國際化的中國手機企業而言,其重要性完全不亞於研發一款「爆款」手機。避免專利陷阱,避免專利敲詐,是中國企業應儘快補上的一課。

酷派在小米上市當口,用專利對其進行狙擊,儘管很多人對酷派的做法有「不仁不義」的評價,但拋開動機論,酷派卻是實實在在地給小米上了一堂「專利課」,也給所有的中國企業提了個醒,研發與營銷要並重,有了核心技術,才有與國際大佬掰手腕的能力。否則的話,一旦陷入專利訴訟,輕則要錢,重則要命。

(深圳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商報 的精彩文章:

這些救命葯的進口關稅都取消了!患者用藥負擔進一步減輕

TAG:深圳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