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動物雕塑家弗朗索瓦·蓬朋

法國動物雕塑家弗朗索瓦·蓬朋

歡迎關注奧賽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弗朗索瓦·蓬朋》(Buste d"homme: Fran?ois Pompon),

Hippolyte Petitjean(1855-1933), sculpteur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Michèle Bellot

大事記

1855年5月9日,出生於法國科多爾省索略

1870年,去第戎學習石雕,同時在第戎美術學院上夜校,先後學習了建築、雕刻和雕塑

1875年,在蒙帕納斯公墓旁的一個葬禮公司成為一名大理石雕刻工,同時在巴黎裝飾藝術學院上夜校

1882年,與裁縫伯莎·韋萊娜結婚,兩人一同搬到巴黎十四區

1890年,進入奧古斯特·羅丹工作室作為大理石雕刻工工作

1893年,開辦自己的工作室

1922年,《白熊》在巴黎秋季沙龍展出,獲得成功

1933年5月6日,孤獨地逝世於巴黎

1855年5月9日,出生於法國科多爾省索略,弗朗索瓦·蓬朋的父親是一位細木匠。一開始,蓬朋在父親的工作室學手藝,之後追隨當地一位大理石匠學習石材切割。1870年,他在第戎美術學院學習雕塑,五年後進入巴黎裝飾藝術學院。在巴黎期間,他晚上在學校學習,白天則為了生計創作了一些作品,但這個階段他還未能形成自己的風格。逐漸的,蓬朋在巴黎以雕像粗胚工的身份聞名,當時最著名的雕塑家紛紛尋求他的協助。1890年,他進入羅丹工作室為其工作,長達十年。之後,他又為勒內·德·聖馬爾索工作直到1914年。聖瑪爾索一家之後成為蓬朋的贊助人,讓他能夠在繁重的工作之餘,能夠繼續個人的觀察和創作。這期間,他堅持在秋季沙龍和法國藝術家沙龍上展出自己的作品。蓬朋在雕塑風格上沒有延續學院派的表現方式,而是選擇觀察描繪對象的本質。

《白熊》(Ours blanc ),弗朗索瓦·蓬朋(Fran?ois Pompon)

約1923-1933年間,石雕,H. 163 ; L. 251 ; P. 90 cm

Musée d"Orsay, dist. RMN-Grand Palais / Sophie Boegly-Crépy / Pinon

一段時間裡,蓬朋以雕像粗胚工的身份聞名於世, 當時最著名的雕塑家都慕名尋求他的協助,包括奧古斯特·羅丹和卡米耶·克洛岱爾。從1905年開始,受到羅丹表現主義的影響,蓬朋從人像雕刻轉向了觀察巴黎植物園裡的動物:《白熊》則是其中最傑出的成果。1922年,《白熊》在巴黎秋季沙龍展出,這是蓬朋第一次獲得公眾的認可,那一年他已經67歲了。

在這個雕塑中可以看到,蓬朋摒棄了對動物寫實的描繪,除去細節的裝飾,而是探尋它的「本質」。這樣精鍊的手法給作品一種運動過程中展示出的真實力量,從中我們能看到的不僅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種永恆:在其靜默的形態及外表下,雕塑本身光滑的質感成為了一種普遍意義上願望的孵化場所。對此,蓬朋說:我刻意隱藏了大量細節。我先是雕刻出了動物身上複雜的細節,之後,一點點地,我將它們一一去除。

蓬朋的雕塑特點則是他對雕塑對象直覺性的理解,以及其渾圓的形態,對幾何的摒棄,以及對傳統材料的推崇。他說:我喜歡沒有洞也沒有陰影的雕塑。

蓬朋向羅丹學習到了對動態的捕捉,對於力量的展現。同時,他也追隨過傳統雕塑,如布朗庫西這樣的大師的風格。1900年到1914年,他也有過立體解構主義風格的嘗試。

《貓頭鷹》(Chouette),弗朗索瓦·蓬朋(Fran?ois Pompon)

1923年,青銅雕塑,H. 19 ; L. 8,5 ; P. 8,2 cm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A. Morin / Gallimard

1918年到1923年間,蓬朋潛心於貓頭鷹形象的雕塑和刻畫。《貓頭鷹》存在兩個版本,一個眼部突出,一個眼部凹陷。後者則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蓬朋在刻畫貓頭鷹的時候,著眼於其姿態的描繪。同時,《貓頭鷹》也存在不同材料的版本:木、石膏和青銅。這個版本沒有澆鑄的印章,雕塑身上分布著美麗的青銅銅銹。1926年,蓬朋重新拾起貓頭鷹的創作,這次他選擇了刻畫它們飛行的姿態。由於其高質量和簡約明朗的風格,蓬朋的動物雕塑作品受到了大量雕塑愛好者的喜愛。

《奔跑的兔子》(Lapin courant ),弗朗索瓦·蓬朋(Fran?ois Pompon)

1929年,石膏雕塑,H. 0.084 ; L. 0.052 ; P. 0.298,藏於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 Paris, France

photo musée d"Orsay / rmn

蓬朋是第一個加入先鋒派雕塑潮流的動物雕塑家。如果說到他的繪畫,大家會聯想到莫迪里阿尼、杜尚或者查德金,而看到他的雕塑,如《喝水的鴨子》(Le canard sur l』eau)則與布朗庫西的海豹異曲同工。可以看出,他受當時傳統雕塑的影響也很大。石膏是蓬朋主要的雕塑材料之一,而熊、貓頭鷹和兔子是蓬朋動物雕塑中最主要的題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賽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天才的定義——文森特·梵高

TAG:奧賽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