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視疫苗不良反應 切勿「因噎廢食」

正視疫苗不良反應 切勿「因噎廢食」

雖然疫苗已廣泛應用於兒童疾病的預防,但公眾對於疫苗的不良反應仍然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近日,在「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媒體沙龍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吳疆表示:「應正確認識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切勿因噎廢食。」

吳疆表示,作為藥品的一種,疫苗具有藥品的特性——既有治療效果,也有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極少發生,即使發生也多數屬於「一般反應」。這種「一般反應」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的反應,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組織器官損害,沒有後遺症,通常不需要處理,一般1~3天就會自動消失。

以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常有兒童家長在門診諮詢是否應該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他們擔心接種這種疫苗,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風險。對此,首都兒科研究所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任曉旭的回答是:「我建議打。與罹患疾病的過程相比,還是注射疫苗的效益成本更低,預防更划算。」

吳疆也認為,注射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兒童雖然可能會出現常見的一般反應(如發熱或接種部位紅腫),但這可以規避罹患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風險。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注射疫苗後發生異常反應的概率極低,但需要及時就醫處置。對於極少數接種後出現異常反應的兒童,國家也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接種者的權益,為保障兒童健康,減輕疾病負擔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吳疆提醒。

最後,任曉旭強調:「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有資質的正規接種點接種疫苗。在接種疫苗時,要如實告知預防接種醫生該兒童及其家族的過敏史以及近期的健康狀況,以便預防接種醫生可以更加科學地做出能否接種疫苗的判斷,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接種疫苗之後,不要馬上帶孩子離開接種點,一定要停留30分鐘,目的是觀察是否有突發不良反應,確定無反應後再離開。」

文字來源:中國醫藥報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葯安黔 的精彩文章:

TAG:食葯安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