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將回歸,一夜「變天」,馬來西亞對華政策會否生變?

老將回歸,一夜「變天」,馬來西亞對華政策會否生變?

10日晚間,92歲的馬來西亞政壇傳奇馬哈蒂爾正式宣誓就任該國總理。儘管宣誓儀式一度出現延遲,但最終就任「有驚無險」。此前馬哈蒂爾領導反對派聯盟「希望聯盟」取得116席簡單多數國會議席,終結了執政聯盟「國民陣線」維持了60年的政權。有分析指,這場大選在馬來西亞掀起了一場「全民海嘯」,馬哈蒂爾的成功當選出乎各關注方此前預料。

馬來西亞社會求變心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馬哈蒂爾以92歲高齡出任總理至少創下兩項紀錄:他是馬來西亞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理,也是唯一兩度當上該國總理的領導人。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則報道,92歲的馬哈蒂爾上台後將成為世界上年紀最大的民選領導人。

在分析勝選原因時,目前身在吉隆坡的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學者黃飛表示,此次的選前預測大都沒有預見到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會贏得勝利,之所以反對黨聯盟能夠獲勝,馬哈蒂爾本人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5月10日,在馬來西亞必打靈查亞,馬哈蒂爾(中)宣誓就任總理後出席新聞發布會。

黃飛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說,一般認為馬哈蒂爾年事已高,很可能與社會脫節,但選舉結果反映出事實並非如此。原因可以從四方面來看:

首先,馬來西亞當地馬來族人是馬哈蒂爾的主要支持者,該族長期保持了敬老尊賢的生活傳統,對馬哈蒂爾高齡參選本身就感到尊敬。

第二,馬哈蒂爾此前22年執政將馬來西亞帶入准發達國家行列,其較強的民族主義風格也在全體國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馬來西亞社會對當前政治不滿導致了普遍求變的心理,馬哈蒂爾成為各族群各基層的最大公約數。

第四,預測認為此前的執政聯盟國民陣線「鐵盤」主要在鄉村,但馬哈蒂爾本人即是從組成執政聯盟的政黨之一「巫統」出走,鄉村對其並不陌生,視其為可以信賴且能維護馬來人利益的領導人。同時,此次選舉過程中,不少支持「希望聯盟」的都市青年人也需要回鄉進行投票,這些人更可能對其身在鄉村的家人構成影響。因此馬哈蒂爾的選舉策略有效抵消了納吉布的影響力。

5月10日,反對派「希望聯盟」支持者歡慶大選勝利。(視覺中國)

表態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有媒體觀察到,馬哈蒂爾在10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聯盟」執政後將重新檢視前任政府遺留的所有事務,包括與中國的貿易合作。但他也強調,希盟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說,中馬是友好鄰邦,中方高度重視同馬來西亞的友好關係。當前,兩國關係發展勢頭很好,合作成果顯著,這值得雙方共同珍惜維護。

黃飛指出,馬哈蒂爾在競選期間確實發表過一些對中國不太友好的言論,這可能是為抵消納吉布的競選優勢而使用的選舉語言。

黃飛說,作為一貫帶有民族主義傾向的領導人,馬哈蒂爾此前執政推行對華友好政策,不把中國當作威脅,主張「亞洲價值觀」,而非全面西化。可以預見,馬哈蒂爾作為一位經驗老道的政治家,未來既會優先維護馬來西亞國家利益,也會妥善處理對華關係,在中美之間採取對沖策略,既不會過分偏向美國,也不會過分偏向中國。

5月10日,在馬來西亞必打靈查亞,馬哈蒂爾(中)出席新聞發布會。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日前刊文稱,馬來西亞長期依賴原油和棕櫚油出口,現在也依賴向中國及美國出口電子產品、機械及其零部件。報道還稱,馬來西亞人廣泛支持中國的貸款和資金,因為它們留下受歡迎的基礎設施項目,但沒有債務威脅,也沒有中國工人競爭當地的就業崗位。

黃飛認為,在對待南海、「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方面,馬哈蒂爾可能採取微調,但離不開當前中馬繼續擴大雙向貿易與投資的大環境。

未來執政挑戰重重

有外媒稱,馬來西亞首次政黨輪換可謂政壇一夜「變天」,未來勢必要經歷一個過渡期。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國際事務高級顧問胡逸山稍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肯定會有一小段時期的不確定性。比如一些政府部門會換人,一些政策需要改變,會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但是幾個月以後應該就穩下來了。」

馬哈蒂爾

黃飛認為,馬哈蒂爾未來執政的挑戰主要在於三點:一是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內部仍然存在很多分歧,整合這一聯盟是當務之急;二是納吉布執政期間馬來西亞經濟活力有所下降,提振經濟成為馬哈蒂爾的重要任務;三是馬來西亞一大政治問題是國內華人政策。馬哈蒂爾此前執政主張壓制國內華人,出台過很多歧視性政策,部分政策甚至延續至今。未來馬哈蒂爾政府能否結束對國內華人的歧視,推進族群平等,也可能成為其挑戰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23國驅逐百名俄外交官 俄大使:美英借俄羅斯轉移注意力
中國帶頭衝鋒電池大戰,「外地和尚」來勢洶洶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