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8年前那座「東方之冠」,現在怎麼樣了?

8年前那座「東方之冠」,現在怎麼樣了?

位於世博濱江的中國館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而舉世聞名。「東方之冠」是其標誌性外觀,鮮紅色的斗拱造型極富中國特色,這座雄壯威武、莊嚴勻整的「宮殿」,聯通著世博園區「一軸四館」核心建築群,共同見證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一屆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的盛況歷歷在目,這座世界各國多元文化交流對話的大平台,生動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8年以來,上海「一軸四館」永久性建築的改造與變身,讓世博理念融入現實。

2012年10月1日,改造完成後的中國館正式更名中華藝術宮,華麗轉身的中華藝術宮是以一座展示中國近現代美術為重心的博物館,她收藏著百年海派繪畫的傑出之作,將這些美術書里的中國藝術經典,展現在一代代人的面前。

要想和大師作品親密接觸,帶著孩子前往這座藝術宮殿看展,這裡廣受百姓歡迎;文藝氣息會讓觀眾情不自禁地穿越時光,在丹青墨筆的氛圍中不由自主地呼吸吐納;天南海北的藝術愛好者們在藝術宮殿的留言簿上寫下:這裡值得一來再來。

毫無疑問,中華藝術宮代表著上海文化藝術的新標誌,中華藝術宮除了常規展覽之外,每年還舉辦各種精品特展30餘個。

傳承播種真善美

8月8日下午,中華藝術宮吳冠中展廳里傳來了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變身成志願講解員「李伯伯」,給前來參觀的孩子們講述吳冠中作品裡的故事。《荷塘春秋》、《牆上秋色》,李伯伯用孩子們聽得明白的語言,把藝術原理穿插進簡單的小故事裡。上海美術館是吳冠中作品的收藏要地,中華藝術宮繼承了上海美術館的全部館藏。

孩子們牽著父母的手,在色彩油畫前細聲嘀咕。跟著「李伯伯」的講解,慢慢地,他們的好奇心被激發了出來。「他畫的紫藤為什麼是黑的?」「他的畫這麼貴,為什麼都捐了出來?」

我們的孩子們可能聽說過西方大咖莫奈、畢加索、倫勃朗等名家,但是他們並不清楚海上畫派名家們,為幾千年的中國墨筆燃起了新氣象。中華藝術宮正如同海納百川的上海,如今有了充分的格局和空間,展示我們中國的百年最佳。

李磊說,有些話講給孩子聽,更是講給父母聽。「藝術要有想像力,要有飽滿的情感。藝術家需要有比常人更豐富的想像力和情感積累。參觀好的展覽,能提升孩子們的審美。家長們要鼓勵孩子們常來美術館看畫,在孩子們的心裡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耕耘點染五色墨

青年一代在未來與世界的對話中,可以毫無愧色地與任何西方人,平起平坐地對談藝術,因為我們城市裡的中華藝術宮,藏有中國百年藝術的底氣和底色。

吳昌碩、虛谷、吳湖帆等,明媚的色彩、幹練的筆觸,為一座商業都市尋找新的藝術節奏;大膽借鑒西方藝術並融入中國筆墨和國情,有劉海粟、龐熏琴、林風眠、顏文梁、吳冠中等,他們的藝術探索與西方化合為一,奠定了中國現代藝術的基礎,推動了20世紀晚期的中國藝術走向現代。

中國繪畫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鼠須筆和蠶繭紙上的高超作業,不遜於畫布油彩。有著中國韻味的圖景,無論是具象還是抽象,延續著中國千年的文脈。巍巍中華,堂堂海派,濃淡乾濕的五色墨在畫家腕下融生出大千萬象,是西方油畫家無法達到的意境。

中華藝術宮的留言簿放在了場館的出口,上面留下了慷慨和自豪的筆墨,據悉,寫滿一本留言簿,最快不到一周時間。每一位參觀者,不分男女老幼,都會自覺不虛此行。他們為建築喝彩,更讓他們驕傲的是,有了這麼一座雄奇的現代藝術宮殿,撐起了中國藝術的未來夢想,中國藝術有了自己的擎天一柱、跨海金梁。

匠心絕藝三斬斧

中華藝術宮的「前世」有兩個源頭,一頭是中國館,賦予了中華藝術宮健碩的體格,寬闊的肩膀,碩大的肚量。另外一頭,是上海美術館等上海市級美術單位的館藏3萬餘件,它們形成的學術脈絡正是一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

2012年,中國館開始改造,儘可能利用原有的基礎設施和空間形態。改建後的中華藝術宮成為總建築面積達16萬平米的藝術博物館,展示面積達6.4萬平方米,擁有27個展廳,約為上海原有兩座市級美術館面積之和的10倍,3萬餘件「上海藝術的收藏家底」,終於有了一個新家。

沿著寬72米的大台階拾級而上,這些台階使用瀕臨失傳的民間絕藝「三斬斧」,這是古老的純手工石材表面處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時候,需要初斬、細斬、終斬三個工序。匠心若此,讓進入中華藝術宮的參觀腳步多了幾分虔誠。

76級踏步後,迎接參觀者的是千姿百態的中國近現代畫作。原先南京西路上的上海美術館老館每天只能接待5000人次,參觀者摩肩接踵。如今,2萬人次的日均客流進入中華藝術宮,一點都不會感到擁擠了。有參觀者統計,如果仔細參觀每一件作品,要花費3天的時間。

殿堂濱江協奏曲

0米層展廳入口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的當代雕塑《東方葵》磅礴雄勁,列兵式的葵群筆直挺立,桀驁不馴,演繹出一種歷史的不屈和堅韌。穿過漫長迴廊,牆頭掛著「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觀眾可以從施大畏、施曉頡《三次武裝起義》、夏葆元《跑馬廳新大樓落成》、俞曉夫等《愛因斯坦東方行》、殷雄《風雲兒女》等上海歷史文脈展品中,看到上海歷史文化沿革。

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從庫房裡搬出,成了中華藝術宮鎮館之寶。金碧輝煌的畫面、生動有趣的人物造型,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士大夫審美和商業都市審美,改變了數千年歷史的中國畫走向,在海派美術的源頭開宗立派。

根據《上海市「十三五」美術館發展規劃》,2017年至2021年中華藝術宮的發展規劃近期擬定,未來它將不止於上海的地標建築,需要邁得更遠,站得更高,「攀高峰樹民族魂、播春雨潤百姓心」。李磊表示,接下來,上海美術家們要在中華藝術宮裡為整個中國文化做大事情——中華藝術宮力爭成為世界一流美術館、承載中華文明核心價值觀的視覺載體,成為21世紀全球華人美術收藏、研究、展示、傳播的第一平台,以一強(華人美術)多能(創新功能)的新思路打造全球華人美術的雄偉殿堂。

在中華藝術宮的周圍,世博園區最大單體建築「世博軸」熙熙攘攘,地上是一個低碳綠色的生態公共活動中心,地下則是全部貫通的超大型「地下城市」綜合體,包含著餐飲娛樂,供百姓在觀賞藝術之餘放鬆身心。

「四館」中其他三館各有分工,在世博濱江演繹出一首美妙的藝術和會展協奏曲。世博中心專門服務於國內外會議;世博主題館則定位為會展業;賓士文化中心星光燦爛,以承接海內外大型文化演藝活動為主要功能。浦西的城市最佳實踐區、文化博覽區,位於浦東的國際社區、會展及商務區、後灘拓展區,以及濱江生態休閑景觀帶……環顧周圍——世博園區「一軸四館」的功能定位,踐行著世博精神,從「藍圖」走進了現實。

導覽

地址: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場

交通:軌交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媽寶無國界,一半以上德國青年寧可啃老不願離家工作
德國城市郊區掀起買房熱潮,郊區房價高達5000歐每平方米

TAG:道德經 |